“正所谓‘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农民种出的粮食太多,反而会损伤自己的利益,同样的道理还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
“这是因为,我们的财富转移是平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中间没有任何停留。”
“所以当初管圣以国家之名,丰年收购市面上的粮食,灾年放出仓库中的粮食,以此来调整粮食在市场的流通。”
“管圣此举,不过是修筑一个水库,用来蓄水、放水,改变财富流动。”
“这个法子用在齐国一地尚可,却无法推广到全天下。”
“一年两年倒也没什么,可如果连续十年大丰,或者连续十年大灾,国家一样扛不住。”
“岳先生说的这个法子,就是从根源上改变了财富的流通。”
“不再是平移,而是上移!”
说完,南郭合拱手坐了回去。
众人仔细思考。
官山海,这个法子并不是管仲首创,权贵们一直都是这样干的。
只不过管仲把这事公开了。
至于粮食政策。
桓公时代推广“准平”。
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
说白了就是囤积居奇那一套。
只是国家下场屯粮,断绝了豪富之家兼并土地,掠夺百姓的路子。
这是一个好政策,但是断绝了太多人的财路。
前些年天下粮荒,姬姓诸侯几乎都在屯粮。
他们不是为了“准平”,而是为了掠夺民间财富。
可惜姜国手中粮食更多,强行准平了姬姓诸侯,兵不血刃兼并中原所有国家。
想到这里,众人再看向岳川手中的牌子。
百姓家有余粮,逃不过地主的搜刮,逃不过官吏的盘剥。
无论藏在粮仓还是藏在地窖,都会被强行拉走。
如果百姓把收获的粮食收入这个小牌子里呢?
不需要长途运输,不需要建立仓库存储,不考虑存放过程中的防潮防腐防虫防鼠。
百姓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敞开胆量去种地。
无论灾年、丰年,都不会饿肚子。
十年大灾怎么了?十年大丰又如何?
反正自己饿死的不是自己。
真正该捉急的是那些不种地的人。
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其他各行各业,都可以通过这个小牌子,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存放起来。
任何人、任何行业,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持续不断的劳作,创造价值。
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
无论生产再多物品都不会导致贬值。
价值是恒定的,不会根据市场变化。
因为根本没有市场。
所有的财富都直接“上移”,而不是通过行商坐贾“平移”。
没有中间商,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不存在低买高卖,不存在囤积居奇。
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经济体系、政治体系,全都轰然倒塌。
这确实是颠覆。
南郭合拱手说道:“岳先生,老朽能看出的只有这么多,至于如何凭空创造财富,老朽想不到。”
岳川将刚才收起的物品一一放出。
又增加了几样。
“凭空创造财富,这个也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