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有吩咐。”孙怀义沉吟片刻,说道:“大将军命我等谨守剑阁,无论如何要将西羌大军拖在此地!”
“拖在此地?”诸葛钰抓住了重点,问道:“何意?”
孙怀义却不答,只拿眼看了看四周守卫的士卒。
赵泰此时也回过味儿来,当即屏退左右,并命百步之内不可留人。
待人都退走,他才小声地问道:“大将军不来剑阁?”
孙怀义颔首,微微前倾身子,轻声回道:“大将军另有安排,你们也别问我,我亦不知具体行程。”
“那将军又说大军五日可抵剑阁?”赵泰不解地问道。
“大军行进如常。”
闻言,赵泰皱眉不语,委实猜不出云绫的真实意图。
一旁的诸葛钰从赵泰屏退左右开始就已默默盘算起来,此时闻得孙怀义之言,心中猛地想到了什么。
他正欲开口询问,却又忽而住嘴。
若他所料不差,云绫此行最重要的就是隐秘,越隐秘成功的几率便越大。
所以,孙怀义或许不是不知,只是不能说。
思及此,他便只当什么也没猜到,默默坐在那儿不发一言。
而后,孙怀义简单了解过剑阁的战况后便告辞了,只说连日强行军疲累不堪。
赵泰自也不好相留,便要亲自送其回营。
此时诸葛钰却开口道:“赵将军还需整顿防务以应对今夜西羌军的鼓噪,老夫正要回去,不若就让老夫送孙将军一程。”
对此,赵泰自也没有意见,亲自将二人送出门便自去忙活了。
及至玉麟卫营房门口,二人道别,诸葛钰突然小声问道:“公孙姑娘可是去了阴平?”
闻言,孙怀义轻笑出声,笑道:“果然让大将军料中了,就知瞒不过诸葛先生。”
得到了确认,诸葛钰却笑不出来,凑近一些低声问道:“阴平小道千里无人,沿途皆是高山河谷,此计太险!老夫观公孙姑娘昔日行事,定然还有安排吧?”
孙怀义收敛了笑意,微微颔首,示意诸葛钰随他入营再说。
待到住处,孙怀义打发心腹守住周围不教外人靠近,这才对诸葛钰交了底。
诚如诸葛钰所言,阴平小道历经沧桑,时至今日仍旧渺无人烟,山间小道更是时有时无,一个不慎便会迷失在崇山峻岭之中。
是以,来时云绫便吩咐,若诸葛钰猜到了她的意图,便请天机门安排熟悉地理之人沿途接应,并在江油关做好准备。
若诸葛钰没有猜到,那他孙怀义就还是什么也不知道。
闻听此言,诸葛钰愁眉不展,一时无言。
不是他不愿帮助云绫,若是不愿也不会豁出去多年的人情请了这许多江湖人士来协守剑阁。
只是天机门虽扎根巴蜀,却也并非对所有地理都了如指掌。
那阴平小道荒凉无人,许久以前还能见着些深山之民偶尔出没,但自大周立国之后所有住在那附近的深山之民都被迁移了出来。
如今的阴平小道可说是真正的无人区,天机门自也不会多关注。
是以,诸葛钰才会默然无语,委实是一时间想不出门中谁人熟悉那一带的地理。
见状,孙怀义也不急,只定定地看着诸葛钰等待结果。
好半晌,诸葛钰忽而眼前一亮,终于想起了一人,当即便与孙怀义说了。
诸葛琮,天机门三房的庶子,年只二十五,平日里最是喜欢研读战纪,为此还去过许多古战场实地验证。
阴平小道便是他最先去的地方,只是那时他才十四五岁,诸葛钰这才没能想起来。
孙怀义有些迟疑,问道:“相隔十年,他还能找着地方吗?”
诸葛钰却是抚须轻笑,颔首道:“此子记忆极好,去过一次的地方便能在沙盘上复现,分毫不差。老夫记得他房中至今还有阴平小道的沙盘,有他接应当万无一失。”
闻言,孙怀义这才放心下来,随即又问起诸葛琮现在何处,能否赶得及。
诸葛钰只道无妨。
原是叛军兵围天机谷时诸葛琮并不在谷中,收到消息便来了剑阁与诸葛钰会合,正可支使。
不多时,孙怀义便见到了诸葛琮。
只见其人生的剑眉星目,俊逸非凡,行走间龙行虎步颇有威仪,倒不似个读书人,反而更像个将军。
见礼毕,诸葛钰便说起寻他前来的目的。
闻得是去阴平小道接应,诸葛琮面露喜色,当即应了下来。
末了,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又道:“江油关已落入叛军之手,欲夺之尚需人手。天雄寨一行数百人正在剑阁,何不请他们同往?”
闻言,诸葛钰看向孙怀义,孙怀义则有些迟疑。
毕竟此行需得隐秘,太多人知晓绝非好事。
见状,诸葛琮却道:“天雄寨大当家乃公孙将军麾下之将,他们本就是要去投公孙将军的。若能夺得江油关,亦算有晋身之资,想必他们无论如何都会尽心尽力的。”
闻言,孙怀义想起了顾廷,于是颔首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