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杜大人请随我来。”
段崇、洪子骞、沈毅,廖元平四人竟像是约好了似的,最后到的。
陆舟和这四人不熟,略微寒暄了两句,就把人带到了院子里。
陆舟在庭院里接待众人,先到的郑川、陈晨几人在屋子里聊了起来。
“郑大人有礼了,在下是陈晨。”
郑川忙起身回礼,“陈大人,有礼了。”
四人相互见礼,忙各自坐了下来,一同说起话来。
许茂林笑眯眯道:“听闻阳石县今年的粮食的收成比往年多了足足三成,这都多亏了郑大人啊。”
“许大人这话说错了,我压根没做什么,都是通判大人深谋远虑,若不是通判大人提出的防沙固沙的法子,又提出了套种的法子,阳石县今年的粮食肯定不如往年。”
陈晨笑着问道:“哦?防沙固沙的法子?郑大人可否和我们说说,我们好奇得紧。”
“阳石县不比东水、山平和华沂县,阳石县每年春秋时候都会有风沙。
风沙一过,种在田地的庄稼就毁了大半,再补种都来不及。
这几年阳石县的风沙次数越发频发,粮食的收成也逐年下滑,我这个做县令的没法子啊。
好在苍天有眼,圣上英明将通判大人任命到了源柔府,不然,阳石县的百姓的日子都要过不下去喽。”
“风沙竟这般凶猛,用了通判大人提出的防沙固沙的法子,风沙完全治理住了吗?”
“没有,今年我们种下去的树苗还小,还有不少的树苗被风沙掩埋、死掉了的,明年开春还得再补种树苗。
要说这防沙固沙,还得是要多种树苗,树越大,防沙的效果就越好。”
说起这事,郑川也算是有了几分心得,因此,一改刚才的小心,侃侃而谈起来。
等郑川说的差不多,随即问起三人刘家庄稻谷一事。
许茂林笑着道:“害,说起改种稻谷,那也是通判大人深谋远虑。
要不是通判大人拍板在刘家庄改种稻谷,我们都不知道源柔府竟也能种稻谷,以前只以为稻谷只能在江南种。”
郑川笑眯眯地捋了捋胡须,“明年你们三县种了稻谷可得给我留点儿,我也想尝尝圣上赞不绝口的稻谷有多好吃。”
“没问题!”
四人越聊越起劲,刘嘉作势加入了其中,许茂林和张泽一块儿写了新戏《种稻》,和刘嘉颇聊得来,有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袁思伟坐了一会儿,见郑川几人不搭理自己,比自己后来的刘嘉反而和四人聊上了,心里顿时有些不痛快了。
先前有些别扭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找到了郑川,加入了几人的话题。
袁思伟和郑川聊起了干苜蓿、防沙固沙的事,郑川之前接触过袁思伟,见他诚心和自己聊天,没有在意他刚才的别扭,和他搭话,袁思伟成功融入其中。
杜御、段崇、洪子骞、沈毅、廖元平几人有些傻眼了,他们五人来得晚些。
一进来,郑川他们聊得热火朝天,聊得话题,他们都有些插不进去。
最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和郑川几人并不熟悉,只不过几面之缘。
至于陈晨、董润安、许茂林三人更是压根不认识,一时找不到话题加入其中。
五人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洪子骞提议,“要不,咱们自己聊会儿?”
段崇笑着拒绝,“等会儿,我有些口渴了,先用盏茶再聊天不迟。”
杜御有心想和廖元平说几句,廖元平径直坐在了段崇旁边,端起茶盏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