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长,宿主灰头土脸的抱着一个雕花红木匣子从床底下爬了出来!
傻柱拿起一块抹布把匣子上的浮土擦干净,然后放到床上聋老太太手里。
聋老太太抱着红木匣子,思绪陷入回忆。
这匣子里的金银细软就是她这一辈子的积蓄。如今却到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时候了!
纵有黄金万两,也不能让阎王爷网开一面。今天这黄土都埋到眉毛了!也是到了把这些东西给傻柱子的时候了!
正在此时许大茂敲响了屋门道:
“秀云姐,我请了一位中医大夫来给老太太看看。不行还是送医院吧!”
聋老太太听到许大茂敲门,手上马上把红木匣子收进被子里。这才让傻柱去开门。
许大茂带来一老一少两个陌生人进了屋子。然后介绍道:
“老太太,这位李大夫可是我费了不少心思才请来的!下个月李大夫师徒就要去兰芳进行学术交流了!
快让李大夫给您看看……。”
这位李大夫六十岁上下,面白无须,精神矍铄。
看到聋老太太面色,眉头不自然的皱紧。也不说闲话,从随身携带的医药箱里拿出脉枕给聋老太太诊脉。
诊完左手换右手,然后唤过来那个少年。示意他诊脉……。
“记住这种脉相……。”
小徒弟有些紧张,手搭在聋老太太寸关尺上开始诊脉。时间不长便道:
“师父!脉象急促无序,如雀啄食之状,提示脾无谷气已绝于内……。这是雀啄之脉?”
老大夫收起脉枕,并未开方也未施针。而是组织了一番语言才道:
“小老儿医术不精,还是请许副主任另请高明吧!”
许大茂:“别呀!李大夫,如今这四九城还能有几个比您医术更高的呢?就是有,也不是我能请的到……。”
此时聋老太太打断了许大茂的话,转头对李大夫问道:
“李大夫,我还有多长时间?”
李大夫:“肾为先天之本,胃为后天之基。这胃谷之气已绝,您老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情了!”
傻柱一听说聋老太太一两天就要死,浑劲儿又犯了!就想上前收拾这个江湖游医。
可惜被马秀云伸手就揪住耳朵。
聋老太太也呵斥了傻柱道:“柱子,不可对先生无礼。”
这里的先生是指医生、老师、阴阳风水师的统一尊称。
李大夫这种情况也不是遇到一两次了!不过还是对聋老太太面对死亡时的豁达表示钦佩。
“老太太,您老真是心胸豁达。”
聋老太太:“呵呵!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按现在的话说那是自然规律,看的开也好!看不开也罢,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
今天麻烦您两位白跑一趟,柱子给先生拿诊金……。”
李大夫:“老太太,不必了!诊金许副主任已经给过了!我们师徒告辞了!”
聋老太太:“大茂,你送送。老太太谢谢你了!改天让柱子请你吃饭。”
许大茂:“老太太,您歇着。我先送李大夫回去。我看还是去大医院看看,没准儿西医有办法呢!”
许大茂带着李大夫师徒走后,傻柱就开始收拾东西要送聋老太太去医院。
聋老太太:“傻柱子,别瞎折腾了!老太太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你要是不想我死在路上,就坐下听我交代以后的事情!”
傻柱一听聋老太太的话,眼泪就流了下来。
聋老太太把红木匣子打开,里边是几件金银首饰,几封银元,十几条小黄鱼和几条大黄鱼还有些不多的钱票。
“秀云,这些东西都留给你和柱子。春天时候给我看病可是没少花钱……。柜子里有我提前准备的寿衣,以后伺候我先穿上。
等我走了以后,你个孕妇可得避着点儿。这两间房子我也和街道办说好了,你们想着去办手续。清明节想着去坟上看看我……。”
果然如李大夫所说,穿戴齐整的聋老太太没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半夜就在傻柱的守护下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傻柱算是对得起她,以孙子的身份发送了聋老太太。
这时候可不敢打幡儿、摔盆儿。傻柱抱着聋老太太遗像打头,风风光光的把白事圆满的处理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