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北地局势
去岁种上的小麦,如今差不多已经长到了膝盖的高度,蓬勃的长势看着喜人,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情况的话,今年应当是一个丰收季。
但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细心照料,一不小心便容易前攻尽弃。
不管是去除田里的杂草,还是保证充足的水分的供给,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的。
可是放眼这一望无际的麦田,能看到的,尽然全都是老者甚至还有不少孩子。
拄着拐杖的老者行走在田地里,将一株株长得比麦苗还要高的野草拔除掉,这是个精细活儿,年少的孩子们肯定无法承担,他们还无法分辩野草和麦苗的区别。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在担水。
只不过他们羸弱的身体也很难承担这样的体力活儿,便只能两个组成一伙儿,用一根扁担穿了一只木桶,从远处的蓄水井中抬来水,然后再浇到田里去。
这样的劳动组合,只能说很努力,却很难说有效律的。
可是没有办法,事儿总是要做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放任不管,能做多少便算多少。
原本他们这里是有充足的劳动力的,
可是前些日子,官府一纸命令下来,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不管男女,全都要去县城报到服徭役。
徭役自然是老百姓们司空见惯的,每年都会来一到两出,可往年也从来不会选在这个时候啊。
多半会是在秋收之后,有时候甚至会是在入冬之后,现在这个季节,将所有的劳力都抽走了,搞不好到了冬天,是会饿死人的。
而且往年征发徭役,也不像今年这样一网打尽啊。
很多历经仓桑的老人,已经知道事情有些不妙了。
不到山穷水尽,怎么会这样涸泽而渔呢!
前段时间便一直在传言,说关外那些凶犯的狄人已经杀进关来了,据说那些狄人杀人不眨眼,每过一处,都是鸡犬不留的。
过去大家还不大信,可现在看起来,只怕都是真的。
看着长势极好的庄稼,老人们忧心忡忡,不仅仅只是担心今年的收成,还担心被官府征发去服徭役的晚辈们,虽然说只是去干一些粗活,做一些辅助,可那毕竟是战场,一不小心便有丧命的危险。而且要是官府打败了,这些民夫青壮,又首当其冲,他们连逃都逃不快的。
也就只有孩子们却是年少不知愁滋味,一边抬着水,一边嘻嘻哈哈的玩闹着。
整个北地,都被浓浓的战争气息笼罩着,从开春起,无数的部队便源源不断地内地开拔过来,几个月来,几乎没有间断过。
大路之上,不是军队经过,便是后勤补给的车队走过,原本平坦的道路都被压出了深深的车辙。
二十万大军,倍数于此的民夫青壮匠人,令狐野将整个中原最后的一丝力气全都挤压了出来,准备作殊死一搏。
上谷、渔阳、博陵、河间以及信都郡这些地方,原本是令狐野以前着力经营的扼制关外的重要根据地,可是随着博陵郡的丢失,这条防线已经被撕开了一条口子。
这些地方在令狐野当政的这几年前,一直便有政策倾斜,一向发展极好,赋税也极低,老百姓们对于令狐野也是交口称赞奉若神明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令狐野这样做,只不过就是在养猪而已,想要猪长得肥,平日自然就要喂些好吃的,营养要足,不长得胖,过年的时候杀起来,怎么会有油水呢!
与关外的决战,如果能从本地获得更多的补给,对于后勤的压力,将会大大减少,这几年赋税低,只不过是藏富于民罢了,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随时便可以拿出来。
多方便啊!
说起来令狐野的这一招,还是从当初李大锤那里学过来的。
只不过李大锤只说是要藏富于民,说百姓富了,官府的日子自然也就好过。
令狐野细细地与其探讨了一番之后,便在入关之后活学活用了。
而且就是用来对付李大锤。
老百姓们很少出门,消息并不灵通,他们还只是在猜测马上就要打仗了,可实际之上,战争早就打响了。
率先开战的是范阳。
由王德率领的三万大军在半个月之间已经展开了对范阳的进攻,进攻之顺利,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对方的抵抗微乎其微,几乎是完全放弃了范阳,径直一路退回到了范阳郡城。
王德一路追到范阳郡之后才遇到了真正的抵抗,如今已是陷入到了僵持之局。
现在的战略态势已经很明显了。
李大锤知道令狐野要跟他拼命,要跟他决战,所以他也放弃在更大范围内与令狐野较量,免得分散兵力。
现在他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博陵郡,以博陵郡为中心与令狐野进行决战。
而这,倒也正中令狐野下怀。
他也想一战而天下,而不是拖拖拉拉与李大锤打成一个胶着战,战事拖得太久,他这几十万大军的消耗还真能拖垮他。
现在李大锤将兵力收缩到了沙坪坝,虎啸原,崔家老宅和博陵郡城,然后以阳关为后勤支援基地,以逸待劳,准备迎接令狐野的大军攻打。
很显然,李大锤没有想着主动进攻。
他想利用防守的优势,来消耗令狐野的大军。
对于这一点,令狐野倒也并不意外,换作是他,当然也会这么做。
只不过李大锤现在驻守的几个地方,不管是沙坪坝还是崔家老宅,抑或是虎啸原还是博陵郡城,可没有一个称得上是险关要隘,只能说是普普通通罢了,就一个阳关,现在还成了后方,这对于进攻一方来说,可是轻松了不少。
像沙坪坝那地方,就是一个简易的城寨,那城墙,比起寻常大户人家修建的堡寨都不如,所以还是拼得军队的战斗力。
就算是崔家老宅这种地方又怎么样呢?
如今令狐野动员的军队构成比以前要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了,里头不乏有擅于攻城拔寨的老牌部队,而制造各类攻城器械的匠师更是数量众多,这便是占据了长安等中枢地方的好处了。
单就整个北地的双方对阵来说,无疑是令狐野在短时间内会占据极大的优势,至少现在他准备充分,兵精粮足,对于北庭都护府来说,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可在令狐野的中军行辕所在地信都郡城,
这几天却是被沉重的气氛给笼罩住了。
南方的消息,终于送到了这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