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大家还会担心,就算有了这种小册子,该不会的,还是不会,那该怎么办呢?”
“放心吧!这个问题,陛下早就想到了,会安排专人从镇子到村庄,一点点地普及教学。”
“整个过程,不需要大家出一分钱,全部由陛下自己出钱!”
“好!”
听到皇帝自掏腰包,不用出钱,现场顿时响起了一阵叫好声。
在于谦的讲解下,这本小册子的作用算是说得明明白白了。
百姓们非常激动,在这个天灾人祸接连不断的年代,在这个路上有冻死骨的时代,多学一门手艺,多掌握一门知识,就有可能活下来。
等于多了一条活路。
基础算术,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技能,但对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技能了。
皇帝愿意自掏腰包,给大多数人普及算术,村民们自然是非常支持。
反正不要钱,只要不要钱,咱们就好说话!
于谦脸上露出笑容,至此为止,农专法的推广,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傍晚,回到自家院子,于谦服下了皇帝送来的鲜竹沥,顿时觉得一天的劳累让喉咙舒服了不少。
金濂站在他身旁,回想着白天发生的一切,心中感慨万千。
忽然转身,对着于谦深深一拜。
“金大人这是干什么?”于谦吃了一惊,赶紧伸手扶起他。
金濂笑着说道:“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我金濂是占了于大人的便宜了。”
“于大人今日所做之事,我金某人从为官以来,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
“身为当朝太保,却能与民同乐,这份本事,我金某人远远不如。”
于谦听了愣了一下,随后不禁笑了笑,摇了摇头。
这算是什么本事啊?
“不过是不把自己看得太高,不把百姓看得太低。”
“这又算是什么本事呢?”
“是啊。”金濂又有些感慨,“这本来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的。”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不一样的色彩。
金濂看到的于谦,就像大明一样,看似日薄西山,已是黄昏,却依旧如天边的骄阳,光芒万丈。
两人默契地换了个话题。
“年关将至,大年三十快到了。”
“到时候,咱们得去觐见陛下才是。”
金濂点点头,伸出手指,接住天边飘来的几片雪花。
“新的一年,新气象。”
“我大明,也应当如此!”
……
郕王府。
书房之中。
朱钰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放下了手中的朱笔。即便马上就要过年了,他这位皇帝,依旧有处理不完的公务。
其中大多数,并不算有多重要,只有一小部分夹杂在其中,才是真正必须由皇帝亲自处理的事情,否则便会有大问题。
这并非是因为下面的文官不懂察言观色,什么都往皇帝这里塞。实际上,朱钰认为他们可能是故意的。
文官们没能把皇帝关进皇宫这个他们量身打造的笼子里,难道就会就此罢休,乖乖上演一出君圣臣贤的戏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