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方向没问题。”
“但混动这个模式,你们仔细考虑过没有?”
车次采用轮毂电机提供动力。
那不用说。
车子肯定是混动的。
像这种大马力巨兽,不可能纯电动。
陈晨推测应该是柴电混动的增程式。
无论车子采用何种动力模式,一旦引入电机,电动车的弊病也随之而来。
第一是维修。
装甲车辆大都采用内燃机结构,是因为这种动力模式比较可靠。
机械故障概率不高。
所以使用时保养和维修的频次也不高。
但如果加入点击,故障率会直线飙升。
民用车辆还好,坏了大不了去修。
但如果军车故障率高出一个百分点,战斗力则会下滑是个百分点。
一个合成营里,一般的编制恐怕都得改成机修连。
“故障率呢?采用混动,故障率比内燃机高多少?”
王小帅摇摇头:“高很多,毕竟是用电的,多出了了增程发电和储能很多个环节,而且这些环节都是高故障率的环节。”
“那你是怎么考虑的,维修这块太费事了。”
王小帅有自己的解体方式:“我们不修。”
“???”
“我研究了很多天,我觉得电机没有内燃机可靠,我们没必要再这个问题上纠结。”
“反正是无人车,坏就坏了。”
“再说,这玩意儿只是故障率高,也不是不能动。”
张明瑞听完,刚想反驳两句,但话到嘴边说不出来。
乍听之下,坏了不修不像话。
但仔细琢磨,有点东西。
军用车辆,尤其是无人军用车辆,定位本就不同。
你都无人了,真没必要考虑那些瓶瓶罐罐的。
车子多多少少是要带一些自杀式属性的。
容易坏就容易坏,老子不要了。
这样不是败家行为,反而能给指挥者提供很多的战术选择。
陈晨抬头想了想,慢慢点头。
“倒也是”
“用混动式热信号少。”
“还相对静音。”
“结构件也比内燃机少一些,能节省空间。”
“动力上笔内燃机更具优势。”
“假如说你们能把故障率和可靠性这个事儿想明白,我是支持这个路线的。”
得到小老板的初步首肯,王小帅更有信心了。
“除了轮式之外,我们还搞了履带式版本。”
“和传统的履带式不同。”
“这次我们选择了分体式履带。”
“车子一共安装了四组履带,灵活性更强。”
“轮式车辆模块,更适合匹配重型武器和装甲。”
“所以这个版本的动力设置比轮式版本更加粗犷一些。”
陈晨点头。
一台车搞出两个动力版本,这种模块化平台的设计理念,一直是晨盾的信条。
能增加零件通用率,极大的减少生产成本。
对于当下的陆军战况来说,轮式和履带式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地形。
分体式履带的安全性也跟常规履带有区别。
炸掉其中一组或两组,并不能是设备完全当即。
“构型没什么问题。”
陈晨点点头。
“下来之后最好把整体尺寸在控一下,保证能塞进种小型运输机之中,比如sfn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