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项目的进展,银狼的迭代也在加紧研发中。”
“目前成熟的版本有这里的几只。”
“3号排雷狼,头部加装了扫雷锤,自身重量和强度增加,可以承担一定的扫雷任务。”
“4号装甲狼,和排雷狼共享大部分构件,可以和装甲部队配合行动。”
“5号医疗狼,可携带部分医疗急救器械,穿越战场进行紧急施救。”
“6号炊事狼,内部配备保温加热系统,可以承担炊事兵的角色,进行小型的战场食物补给。”
“…………”
类似的延伸型号晨剑科技一共搞出了14个。
齐刷刷的一排,一整个的汪汪队开大会。
每一只狗的职责不同,相对应配备的模块也不同。
崔国胜看似欣慰的点头,实则心里一直在嘀咕。
改型多是好事,但逮着一款产品往死里薅,有点不及预期。
银狼最大的优势是不怕死的机动能力。
建立在这个特点之上,他的最大作用应该像初始版本那样,承担战场穿越和突击任务。
剩下的什么排雷、医疗之类的,有点用处但不大。
因为这方面部队有其他的装备选择。
排雷人家有扫雷车。
医疗有步战车改的医疗车。
炊事就更不用说了,一条小狗能驮多少东西?
王小帅多少有点没活硬整了。
所以这些产品在崔国胜看来,没有什么吸引力。
要说它唯一的优点,可能也就是银狼出色的模块化能力了。
大规模量产多型号没有必要。
但有的时候在战场上,一小部分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主改装银狼还是有点用的。
于是他为玩到:“其实王总你可以换个路子。”
“你只生产基础款,把客制化的选择权交给我们部队。”
“我们呢根据战场情况选择不同的套件。”
“这样是不是比出厂完全体更方便一些呢?”
王小帅瞥到了小老板陈晨的眼色,于是欣然答应。
紧接着他走向下一个战区。
“这一块的产品都还没有量产,主要就是各类型的异形机器人。”
这一部分将晨剑科技的天马行空体现的淋漓尽致。
除了常规的机器狗机器人之外,异形机器人也是他们的拓展的方向。
不过很显然,王小帅在这方面底气不是很足。
“这一部分的原型机,大部分是工程人员的想法具象化,并没有经过可行性实验。”
“有的项目有缺陷,做了之后觉得短板太多,放弃了。”
“有的项目没有缺陷,但是我们找不到实用的场景,也放弃了。”
“所以现在这里的机器,大部分起到展示的作用。”
崔国胜在前面听的津津有味。
卫筱在后排掐着陈晨的胳膊:“陈狗,你给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只有展示的作用’?”
陈晨小声道:“就是技术还需磨炼。”
“锤子,分明就是白花钱。”
银狼搞出十四个版本就算了,我不说啥。
毕竟银狼是一款成熟的作品。
现在眼前这一坨她忍不了。
密密麻麻得有十来个吧?
看着东西小,但具体到项目,每个都得几十上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