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昊宇知道老爷子这是用高屋建瓴的眼光,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在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地问题,也作了必要的提醒。
不过,在老爷子谈到这些与群众有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楚昊宇在结合居住在山区的群众,所拥有的一些土地和农田的现状,也在报告中作了妥善的安排和和处理。
楚昊宇回应老爷子说道:“爷爷,对于搬迁群众所遗留在原址的农田和山地的处理,我是这么考虑的,山区群众的山地和农田,从农田灌溉与山地种植上,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靠天吃饭,同时在耕种的面积上,山地多于农田,而又因山地在种植方面的多重影响,造成了他们每年在收入方面的收益,与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不成正比。”
“这样一来,便造成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来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而所留下来的老幼妇女,又因体力上受限,同时又因天气等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这使得他们在农田和山地的收益上,除了解决温饱与平常需求之外,谈不上使他们能富足起来。”
“另外其主要原因,山地在每年的开荒生产上,因植物覆盖力不够,存在着一定的水土流失问题,而农田也因山洪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粮食收成上的不佳。”
“所以结合这些客观因素,我个人认为,将搬迁后所遗留在原址的农田和山地,都转化为种植水果,这样既没有因搬迁而导致农田和山地产生闲置浪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担心因山洪等因素,造成收益上的减少,以及对人员安全上的一些危险系数存在。”
“当然,我刚才所谈到的这些,在后面实施的步骤上还得逐步进行细化,而且在农田和山地的妥善处理上,还得结合每家每户的自身意愿来加以妥善处理,并在尊重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将我所提出的这个搬迁计划落实好,从而使山区群众的生活,能走上发家致富的快车道。”
“爷爷,这就是我目前在搬迁计划上的一些应对想法,以及一部分具体操作意见”。
老爷子点了点头,不过老爷子在点头后,他并没有很快地对楚昊宇讲述进行置评,而是用征求意见的口吻,对正在思考中的文卫军和文卫国问道:“老大,老二,你们是怎么看待昊宇提出的这个计划的?”。
对于老爷子的这种讨论模式,楚昊宇是发自内心的拥护,而且他也特别喜欢这样集思广益的讨论环节,同时这种讨论的气氛氛围,也让楚昊宇觉得自己在不断的受益,而且也在一步步成长进步。
楚昊宇随即老爷子的问话,他将自己的视线转移到了大伯文卫军与老丈人文卫国的身上,并且也迫切地希望这两位工作经验丰富的长辈,能给出他们在这个计划上的意见和指导。
而就在楚昊宇看向文卫军和文卫国的同时,楚昊宇的大伯文卫军准备要说话了,文卫军先看了楚昊宇一眼后,随即收回视线,面向老爷子说道:“父亲,我虽说对搞地方经济发展不是特别在行,但是我从昊宇提出的这个计划上,能看出昊宇对山区群众在生产与生活,在对山区群众发展经济,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以及对山区群众安全因素上等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