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就来到星海医院土地奠基的这一天。
一番客套的祝词过后,竹下雅人干脆的在土地上铲了两下。
接着又是一番客套,大家都上台说了几句好次。
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在无聊中被浪费掉。
“走吧,今天就先这样,大家一起吃个饭,然后直接下班。”
“是,我明白。”
小林博明没说什么,立马让自己秘书通知大家。
这么开心的日子,确实不应该太过忙碌。
“内田桑,这边就交给你了。”
“是,请会长放心。”
“嗯,要多注意下外包那边的动作。”
星海建筑人数不是很多,并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全部工程,需要借助外包的力量。
“明白,不过我们找的是清水建筑。”
“嗯,不错的选择。”
清水建筑是老牌建筑商,风评口碑非常好。星海建筑找它进行合作,确实十分稳健。
随后青年看向小林博明,“接下来你多多拜访医学界的泰斗,以及那些年轻有为的医生,为将来挖角做准备。”
“会长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小林博明心里已经有了相关计划。
最简单的就是以利诱人,再高端一点的就是以请教的名义,让大佬帮着完善医院设备。
这样当医院建成的时候,风格会是大佬最喜欢的模样,挖角成功的概率自然变大。
除此之外,就是设备全部高端化,也容易吸引来自普通医院的名医。
“嗯,还有就是,多和公立学校进行合作,我们不会是竞争关系。”
星海医院如果想和庆应医学部进行合作会非常困难,实力更强的东大医学部、东京医科齿科大学反而简单。
只要钱给足,两大公立医学部就愿意支持星海医院。
因为对于公立学校来说,和谁合作都无所谓,基本都影响不到自己的地位。
甚至可以说,两家公立医学部还很愿意和星海医院合作。
因为如此这般,可以大大增强自家医学部的实力,培养的医生也多了新的去处。
“是,但可能需要大额捐款。”
“可以,不要在意花钱。”
捐款顶多就是几百亿日元的规模,没必要省这么一点。
“是,会长。”
星海医院这边事务告一段落之后,竹下雅人重新来到星海资本。
“嘉本桑,我准备利用银河资本入股半导体材料相关公司。”
竹下雅人很想拿自己的钱入股收购,但想到不久后就是第一次互联网大潮,还是强忍下这份渴望。
银河资本里边的钱虽然不属于竹下雅人,但控制权归属于星海集团。
四舍五入,基本上等同于他掌控了半导体材料和器材相关行业。
“我觉得挺好的,我们确实需要加强国内影响力。”
嘉本隆正对于自家会长描述的互联网时代深信不疑,也想着将更赚钱的基金业务放在国外。
至于国内产业,确实交给只赚个手续费的银河资本更加合适。
至于银河资本亏损怎么办?
那是不可能的。
每年9月银河资本会调整股票布局。一旦出现亏损,立马就能通过星海基金买到便宜热门股。
如果赚了,一样会调整,买下星海基金看错眼的股份。
总之银河资本的年收益,基本定格在7到12之间。
这对于一家公募基金来说,已经属于非常高的利润率。
因此银河资本热度非常高,已经有超过500亿美元资金。
这一成绩相对于后世的贝莱德资本自然不够看,人家规模可是10万亿美元级别。
但在投资集团还未崛起,金融圈以投行最为高贵的年代,已经是世界第一水平。
“行,那就这么干了。从明天开始,你就用银河资本的资金收购信越化学、东京应化等公司股份。”
“这是我看好的企业名单,你收好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