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外。
马泰道:“如果世子不肯为我们做主,那我们还是死路一条啊。”
另外一位将军道:“要不我们回云南,朝廷如果敢逼,我们就投靠边陲小国。”
又有一个年轻气盛的将军道:“大不了我带兵奔向山林,占山为王。”
“贵州的山这么多,朝廷想要围追堵截是不可能的。”
何德能道:“这些都是下下之策。”
“云南在武家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城力早已非昔日可比,武家是有功的。”
“老王爷能凭一己之力封异姓王,就足以证明他军功卓著。”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真的跟着反了,那才是一点生机都没有。”
袁飞道:“大家还想过以前的吃香喝辣的日子,怕是不能够了。”
“但我相信,朝廷不会把熟悉地形的几万兵马都调走,否则边防一定会破。”
“就看大家敢不敢一搏了。”
此言一出,众将军都陷入沉默。
他们手底下,少则两千,多则五千。
调走一半,短期看起来影响不大,如果朝廷再派兵马过来,势力必将遭到割裂。
到那时……他们再齐心,也不成气候了。
马泰叹气:“打,必输无疑。”
“不打,也回不到过去。”
“横竖都成案板上的肉了。”
“可军令如山,我们一开始也没得选,怎么就落得如此地步了?”
袁飞道:“朝廷要杀鸡儆猴,不给惩罚是不可能的。”
“当务之急,是找一个地位高,能背锅的。”
“大的罪名有了,正如你所说,军令如山,大家都是逼不得已,朝廷应该会网开一面。”
何德能道:“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我们再犹豫不定,朝廷以为我们力战到底,一定不会再给生机了。”
“现在至少可以保证一点,就是投降以后,大家都能活命!”
马泰道:“投吧,投吧,本来也没得选。”
其他将军虽然不情愿,但也点了点头。
因为事情发展到如今,他们也有很大的责任。
只是想到,再也不能回到云南,回到那个让他们觉得是家乡的地方,心里还是很过。
怪只怪,他们人微言轻,不敢和王爷作对。
否则,何至于此。
所有人再次回到大帐。
袁飞对武元旭道:“世子,你是在云南长大的。”
“云南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没有人比你更清楚了。”
“武家治理云南,是有功劳的。”
“武家在云南的威信,也是有目共睹。”
“当年老王爷治理洱海,您还亲自去巡查过,当地的老百姓有多感激,您不是没有看见。”
“就当是为了老王爷,您的祖父,为了他老人家一片爱民之心,您也不能撒手不管。”
“云南的大梁,您得挑起来啊。”
这些话戳中了武元旭的内心。
他是在云南长大的,来到贵州,和云南咫尺之遥,他已经十分想念家乡的河水,家乡的饭菜,家乡的风土人情。
他知道古城里谁家饭菜最好吃,他知道青石板街道的后面谁的木雕手艺最好,他还知道洱海的鲫鱼汤是最鲜甜的……
勤劳朴实的老百姓们,拼尽三代人的努力才建起一栋像样的房子。水磨坊后,鸭子嘎嘎地叫,咸香的鸭蛋叫人流连忘返。
云南……一个叫他魂牵梦萦的省份。
他知道治下的每一个将军府,都有些什么作为?
武家对云南的掌控,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全面。
武元旭看向高策,为了云南,他不能推脱。
高策微微颔首,出声道:“为了云南百姓,武将军可以做出让步。”
“毕竟,云南也是大魏的一部分,皇上知道了,也只会称赞武将军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