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在谢靳的眼中,林朝阳仿佛浑身发着金光,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他在来之前想到了会被拒绝,但唯独没想到林朝阳会选择用这种方式来支持他。
谢靳觉得,林朝阳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拿他当朋友。
想到这里,谢靳不禁为自己的满心盘算而感到羞愧。
“朝阳,我……”
他话说到一半堵到了嗓子里,然后抽回手,开始在包里猛翻。
林朝阳不明所以的看着他,直到谢靳从包里掏出了几份证件。
有的证件外皮是咖啡色,有的则是红色,咖啡色的外皮上写着“房屋所有权证”的字样,而红色证件的外皮上写的则是“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字样。
另有一份存折。
“老谢,这……”
“这是我们家在沪上和老家的房子产权证,还有去年玉书分给我的那些钱。1个亿的投资,空口白牙的有几个公司敢投啊!”
林朝阳接着他的话,打趣着说:“所以你就打算来个苦肉计,拉投资先把产权证和存折亮出来,让我们这些投资人放心?”
谢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这可不是计,只要有人愿意投资,我现在立马就抵押房子……”
林朝阳再次打断他,将那几本产权证和存折放回他的包里。
“行了。那么大的投资,你这些钱不够干什么的,杯水车薪。”
谢靳神色黯淡,“这我倒明白。可我要拍一部这么大投资的电影,总得取信于人。朝阳,我真不是做戏。”
林朝阳正色道:“我知道。”
后世为了《鸦片战争》的拍摄,谢靳确实抵押了房产,所以他知道谢靳这并不是做戏。
“拍一部鸦片战争,这点钱我还拿得出。不过你说要1个亿,我看用不了那么多。”
谢靳以为林朝阳是想压缩一下投资,他咬咬牙,说:“9000万,9000万也行。”
林朝阳轻笑着说道:“9000万都用不了,六七千万足够用了。”
闻言,谢靳心头大痛,“没有你这么砍价的,再压下去我电影没办法拍了。”
“你听我说完。”林朝阳表现的不紧不慢,他问谢靳:“玉书投资的那个横店影视城你去看过没?”
“没有,没那个时间。我明白你的意思,听说那里有个广州街,要是拍鸦片战争肯定能派上用场。可那也省不了三四千万啊!”
林朝阳摇摇头,“可不仅仅是外景能用得上……”
他给谢靳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横店影视城如今的建设进度和配置,谢靳听完沉吟片刻,说道:“要真是你所说的那样,还真就能省一大笔投资。”
凡是中国的古装大片,花费在布景上的经费是最贵的,为了拍一部电影很多导演经常会造一座城出来。
比如谢靳拍《鸦片战争》、陈凯戈拍《荆轲刺秦王》、张纪中拍《神雕侠侣》……
而横店影视城在这个年代的出现,不仅在布景上满足了国内如今绝大多数古装戏的取景要求,还建设了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比如服装道具租借、临时演员招募、摄影器材租赁等等。
可以说是想剧组之所想,急剧组之所急,为剧组省钱省事。
当然了,如此大的影视城和配套设施建设,投资也是不菲,仅一期工程就投入了6亿人民币。
后世的横店影视城号称投资了36亿,实际上真正的投资也就1/3左右,就这些还是在1996年之后的二十余年间陆续投入的。
相比之下,现在这个版本的横店影视城一期6个亿的投资可都是实打实的。
不过影视城这种项目投资大、建设和回本周期长,林氏影业并非独资建设的,而是和当地政府合作。
成立了合资公司横店影视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先期注资2亿人民币,启动了一期的建设,然后又从银行贷了几个亿,以保证建设和经营。
“叫你这么一说,开完会我得赶紧去看看。”谢靳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先别着急。给你投资没问题,但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想给你找个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谢靳疑惑的看着林朝阳,而后恍然,“你要找人跟我一起导这部片子?”
“没错。”
谢靳沉默了,身为一位成名多年、举世闻名的导演,让谢靳与人联合执导,这对他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不信任,甚至是蔑视。
但凭他对林朝阳的了解和多年交情,他知道林朝阳必然有自己的原因。
“原因呢?”谢靳问。
“鸦片战争这个故事不管怎么写,它都是悲剧性的,我们无法改变历史。
但这就形成了一个商业悖论,一部如此大投资的电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
可故事上的先天悲剧性,注定了鸦片战争不可能像那些合家欢故事一样有那么多的受众。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在故事上没办法创新,那就换个角度。”
听着林朝阳的话,谢靳憋闷的心情轻松了一些,他就知道林朝阳不会无的放矢。
“怎么换个角度?”
“电影,它所承载的不仅是故事,它也是一门视觉艺术。既然故事无法改变,那咱们就从视觉上下手。
要在画面上下功夫,打造一出视觉盛宴。
尤其是鸦片战争里有个很重要的元素就是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如果我们能利用好这一点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故事的先天缺陷,甚至有可能起到烘托整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