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79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第(1/3)页

“南楼少年时以任侠自喜, 及从军,渐淳和。”

——《后周书·宋南楼列传》

宋南楼若是知道写列传的人把自己描述成什么样的话,大约会很有些不可思议。

他对那句“以任侠自喜”没太多反对意见, 但从军之后的描述有话要说——纵然年纪渐长,他也实在没醇和到哪里去。

宋南楼近来听到些风声,天下承平日久,地方上又有人开始不大安分,他便给友人写信,提醒对方多加注意。半月之后,就收到了回信,师诸和感谢宋南楼的挂念,顺便又提了一句,自己上回进京述职的时候,风闻朝中有人弹劾宋氏,不过圣上明烛高照, 做臣子的只要尽忠职守,就不必太过忧心。

师诸和说的没错。

大周最风雨飘摇那几年, 天子都没有表现出对武将的猜忌之意, 反而不断放权,体现出了力挽狂澜的明君气魄, 如今她威望一日高过一日, 莫说外面这些将领,便是温氏列祖列宗复生, 也无法动摇当今皇帝的威权。

作为外放的武将,宋南楼与师诸和一样, 都要定时回京述职, 轮到他的时候, 天子特地下了恩旨,令宋南楼返京后,不用立刻面圣,可以先回家中休息两天。

——宋氏这边觉得,天子此举固然是在体贴臣子多年未与家人见面,同时也有她现在私跑出宫,没有在家待着的缘故在。

宋南楼常年在外,今次与亲人相见,自有一番热络之处。

宋文述笑:“已在外头待了那么久,都不曾稳重一些,还跟当日在家中一样。”又提点他,“之后陛下召你觐见时,千万要收敛性子。”

宋南楼觉得叔父不够信任自己:“我都当了那么久的一营主将了,必定不会惹得陛下责罚。”

宋文述瞪了眼侄儿:“我是担心你惹得陛下不悦!”随即叹道,“陛下如此勤劳,咱们作为臣子,纵不能为君上解忧,也不能为陛下额外增添烦恼。”

“……”

他在叔父眼里跟当日在家时一样,叔父在他眼里,也跟当日在家时一样。

宋南楼回来两日后,才有内官过来召他入宫。

天子登基日久,行事愈发从容,没让宋将军在殿中面圣,而是直接把人召至苑中陪同骑射。

秋风飒爽,皇帝一身玄衣驰行于前,然后直接马背上拉开长弓射箭,虽然没中靶心,幸而偏得也不太远。

温晏然似乎叹了口气,回过头看着身后的青年将军:“宋卿见笑了。”

宋南楼:“陛下勤于政务,如今能有这样的准头,可见是下了苦功。”

温晏然从截图中看到过,宋南楼年轻时就甚是任性,在某些支线中虽然会出仕为官,但桀骜不驯的性情却始终没有明显改变,日常怼天怼地怼皇帝,在几张温见恭登基后的剧情截图里,甚至屡次当面嘲讽对方。

温见恭大怒之下,把宋文述喊过来问责,这位世族出身的老臣只是冷冰冰地回复道自家侄儿天性如此,实在难当大任,若是皇帝看不惯,就免了宋南楼的官,让他在外面当一个自由自在的名士就好。

如果说评论区是依照上述那些剧情给宋南楼做出了“温柔随和”的总结,那也难怪她一直有所误解,实在是没料到对方人设还会因为情景而产生偏移……

天子与宋将军骑射了一日,收获的猎物并不多,温晏然随意射了几箭后,就跟人谈起了地方上的种种情况。

“如今天下间盗贼渐少,地方上虽不敢明着建立邬堡,许多人家里依旧在蓄养部曲宾客。”

温晏然微微颔首。

解决此事不是一日之功,朝中如今正在商议,该如何确定部曲与主家之间的人身关系,最终打算尝试着将一部分定为佃户,也就是法律上的良民,天长日久之下,双方间的关联自然会不断疏远。

天子又笑道:“宋将军难得回京,述完职后,就在家里多待几日,也去城中疏散一二。”

宋南楼笑:“臣虽戍守在外,平日也听说过太康城的热闹。”又道,“只是臣甚少前来陪都,只怕与此地有些格格不入。”

他是武将,统兵在外,镇守一方,是天下安定的砥柱,却无法长久地享受这一切。

换做十五年前,世上哪有宋南楼不擅长的游戏。

休沐在家的宋南楼换了件寻常的棉布袍子,轻装简行出了家门。

太康是一座令他格外陌生的城市,目之所及,都是往日里未曾见过的新奇之色。

城中的欢声笑语让宋南楼情不自禁地微笑起来,他从白日逛到晚间,太康城在建造时多采用砖石水泥的结构,不像木材那样惧怕火灾,宵禁的时刻也比建平要晚,行道上路灯点点,青年将军站在桥上往下看,几乎误以为自己看见了一片星海。

灯光映在宋南楼的眼中,衬得青年将军的神色无限柔和。

他本是自幼生长于繁华之地的世家公子,却成了太平盛世的过客。

述职期结束后,宋南楼就得整装回营,临行前,天子派了内官过来,询问他有什么想要的物件。

宋南楼:“臣一直钦佩天子的下棋水平,若是陛下不弃,就送臣一本常看的棋书罢?”

温晏然对大臣的误解还有掉线数年支棱一刻的游戏系统帮忙答疑解惑,但大臣对她的误解,则始终未曾动摇,直到今日,宋南楼依旧单方面认定皇帝乃是一代国手,想要从对方身上学习一点下棋的经验。

对于大臣的请求,皇帝本人虽然有些茫然,也还是让人把自己最近翻看的棋书送去给对方——这是一本南学那边刊印的《棋经》,名字很简朴,内容也很简朴,比《棋艺入门》略高一个层级。

拿到书的宋南楼思忖片刻,随即彻底了然,陛下既然是国手,自然能从最简单的事物里,悟出最深刻的道理。

临出发之刻,宋南楼又从家中稍带走了一盏玻璃灯。

——他固然没法长久待在这座最繁华的城市中,却可以在崭新的灯火下,慢慢读着那本从城中带出来的,有着太康气息的书籍。

“温循,小字药师,合牟王曾孙也,年少失怙,贫而好学,逢乱,自荐入军,天子勉其志,赐名为循。”

——《后周书·温循列传》。

其实要让温循自己说的话,她小时候家里虽然穷,但也没穷到一口饭也吃不起的地步,之所以把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实在是因为她食量远超常人,身量也远超常人,第一次进宫面圣时,就已经比年纪跟辈分都要大过自己的天子长得更高大一些,非常需要找份工作来赚钱糊口。

如果说宋南楼是想不到自己在列传中的描述,那温循就是想不到自己会进列传。

若让温循来评价的话,她一直觉得自己其实没建立过什么大的功劳,只是运气太好,一直能搭上其他人的顺风车。

南地雪灾一事上,具体谋略有皇帝负责,旁的行动有同僚襄助,她顶多也就是亲自上阵,砍了几个叛贼而已。

后面带兵去北地拉练顺便堵死了叛贼撤离路线的经历,在流程上则完全是雪灾事情的复制粘贴——皇帝统筹全局,同僚在旁配合。

温循觉得自己当真是受运气庇佑的人。

她有着良好的职场环境,同僚从没贪墨过她的功绩,君主则始终对她有着合适的安排,在前、后、左、右四营都缺人的情况下,将温循派在了事情相对容易处理的南地,虽说也有人提醒过,南边多虫瘴之气,她也的确不幸中了招,不过没病上两日,建平那边就派了大夫过来,为营中的病人带来了皇帝的关怀跟药方,同时提醒他们,可以多与本地土人交流,了解当地情况。

关怀、照顾、支持、引导……遇见这样一位又像师长又像父母的君主,实在是她的运气。

等到温循年纪渐长,从南地被调到西边,又带兵震慑了一下外面的不大安分藩属国后,周围便开始有传言,称赞她大有高祖之风。

温循依稀觉得,听到这些赞誉的自己似乎应该惊惧一下,却实在是酝酿不出对应的情绪。

第(1/3)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九层天之赤月的朝阳国运:幸运值满值的我分裂了迟来的深情谁稀罕?总裁,你只是替身农家食神俏佳妻难治?不急,我会出手提出和离后,相公甘愿当替身暴君怀里的娇娇是黑心莲凌迟99刀:我死后,全家都疯了龙尸美人小师妹玩转抖音,老祖竟是榜一别秀了!我的歌声太强悍星穹铁道:开局表演太虚剑神陆爷快醒醒,乔秘书要嫁给你表弟了!亮出马甲,着急离婚的他瞬间慌了炼神鼎医途大唐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重生嫡女撩翻天,冷酷权臣秒沦陷渣父子靠边站,太太离婚后独美都市之我要交好运港综:我的卧底遍布香江女儿喜欢后爸,我成全他们一家三口快活人生之官场风云重生后,京圈大佬被我撩到失控要命,我带着蘑菇屋众人穿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