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王子原先在炘州边城已经建立了一座临时军营,在活捉了这位王子之后,沈婳反客为主将这里占据下来。
除了军营里处处都装饰着异族的纹饰,看上去有些不习惯,其他的一应俱全,直接就能在此地训练将士。
沈婳来的时候,还发现此地关押着一些大乾的百姓,都是被大月人抓来虐杀取乐的。
被救出来的时候,那些普通的老百姓或惊恐或麻木,不知道遭受了多么残酷的折磨。
沈婳先是命人将已死之人的尸骨好生收殓,能辨认出身份的都交还给他们的家人,然后又将俘虏的大月士兵用同样的方法处刑。
行刑的地点就选在边城的菜市口,直接杀了个人头滚滚,鲜血把地面染红了一层又一层。
边城的百姓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风沙,不仅不感到害怕,反而群情激昂,感谢长公主为他们的家人报了仇,还掀起了一阵入营当兵的浪潮。
有了本地老百姓的支持,沈婳带领的军队迅速在边城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始接管此地的军事防务。
等到一干琐事稍微梳理通顺后,沈婳派回大乾传信的人也传回了消息:皇帝没有发兵,而是派太子少师谢危前来与大月和谈。
这个人带给皇帝的是假消息,皇帝的反应也是意料之中的令人寒心。
其实从谢危的动向来看,皇帝应该是在暗地里准备着反击。
只是相比于大月和平南王带来的压力,皇帝看起来很需要她这样一个靶子,拿命来给他作掩护。
沈婳看过一眼就将纸条烧掉,又拿起在这个军营中搜集到的书信仔细查看起来。
前世她就经历过和亲之事,所以这一次沈婳早早就派出了打探情报的人混在去往大月的商队里。
尤芳吟被她留在通州之后,就负责商队的运转和情报的收集。
按照已经打听到的情况,大月王庭的内部也并不平静。
大乾尚文,遵守儒法,皇帝驾崩后当由皇子继位。
而大月崇尚武力,有兄死弟继的规矩,去岁大月先王离世之后,国家就有些动荡。
先王生下了许多儿子,稍长的几个已经成年并掌权,但是大月有十六个部族,终究还是支持先王弟弟继位的比较多。
这次前来与乐阳长公主联姻的王子是先王的长子,现任大王是他的叔父。
他主动请缨为大月做先锋,屡屡试探大乾的底线,但是身为长子,身后也有不少支持的势力,他又怎么甘心一直屈居人下。
此次他带兵前来迎亲,看似是向新王表忠诚,实则暗地里已经与平南王勾结,约定好两方势力结盟攻打大乾,然后一起瓜分乾国的地盘。
而此次大月王子前来截走送亲的车队也是两人事先定好的计划。
不得不说,平南王确实老谋深算,几次交谈下来就劝动了大月王子率先动手,把朝廷的注意力吸引到边境上。
而他自己隐于幕后、伺机而动,坐收渔翁之利。
如今大月王子落到沈婳手里,直接严刑逼供,让他交代出了与平南王联系的方式。
沈婳吩咐手底下的人不要断了这个联系。
数日之后,谢危带着人赶到了边城,从进城开始,他就有些惊讶的四处打量。
这里百姓的生活看上去虽然不如京城富庶,但他们的脸上没有太多的恐慌和不安,应该是最近过的还算安稳。
几番观察之后,他就意识到皇帝收到的情报出了错误。
当守城的官员请他入大月军营一谈的时候,谢危做好了安排,只带着两名侍卫就前去赴约。
军营里,原本用来捆绑大乾子民的刑架都被拆掉,扔进了仓库,取而代之的是与通州大营十分相似的布局。
校场上正在训练的士兵也都穿着大乾的装束,相貌气质明显不是大月人。
营帐之内,谢危身边的两个侍卫看着坐在上首的沈婳,吓的差点儿握不住手里的刀剑。
而谢危的眼神中虽然也透露出一抹惊讶,却还能保持镇定,从容的在一旁的席位上坐下。
“皇上命臣前来负责和谈事宜,不过有长公主殿下在此,那位大月王子应该被你擒住了吧?”
沈婳笑着点了点头,“人已经被投入了地牢,如今这座边城的各处要路也全部被安排了本公主的人。”
谢危沉吟了半响,接着问道:“长公主殿下拿下了敌人,却没有回国之意,莫非有自立之心?”
“消息一旦泄露,大乾必定不会再承认公主的身份,很有可能派兵前来收复失地,公主手中的力量只能保自己一时的安稳而已。”
沈婳没有否认,只是让苏尚仪把几封书信交给谢危看过。
里面除了有之前大月王子与平南王秘密结盟的内容,还有一封最新收到的情报。
“谢少师前脚离开,后脚平南王就潜入了京城,那个冒名顶替的薛定非已经被他抓走了。”
“还有姜雪宁和刑部的张大人也被平南王劫走了,当初冯明宇在通州的行动失败,他们都是参与者,平南王对他们坏了自己的好事一定很不高兴。”
“如今平南王手下的将领不多,冯明宇一死,他一时没有别人可用,只是我没想到他会亲自动手,还做的这么干脆利落。”
谢危眉头紧皱,有些着急的想去打探被平南王抓走之人的情况,最后还是沈婳说动了他。
“平南王在边城这里安排了传递消息的人,他知道大月王子已经落入我的手中,昨日送信过来约我见面。”
“姜雪宁我是一定要救的,而且谢少师奉旨来到边城的消息平南王也早就知道了,他让我带你一同前去。”
“平南王在信中说了,本公主滞留边城不愿返回的消息,还有谢少师的真实身份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如果我们不肯答应谈判,他就会把这些事全部暴露在皇帝眼前。”
说是这么说,但看到沈婳脸上并无担忧之色,谢危就答应了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