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永璜看不清赐婚背后暗藏的深意~~
没有母妃提点的孩子,总是要更要强、更固执的。
这不,当天晚上,流光便听到了消息,永璜独自一人偷偷去看了娴妃娘娘。
显然这是不满意自己的婚事,所以暗戳戳的想找从前的母亲为自己筹谋。
只是明显拜错了庙、求错了佛,如懿只会自觉自己体察了皇上的心思顺着皇上的意思,哪里会为他这位没养在自己膝下的前儿子多做筹谋。
所以,乾隆九年四月十一,皇长子永璜迎娶伊拉里氏为嫡福晋······
大婚当晚,为了给永璜脸面,弘历自然是宿到了钟粹宫,只是第二日便来了承乾宫。
似乎是成年皇子大婚让这位三十不惑的帝王有了些感慨,所以第一次没有陪在流光身边谈天说地,而是抱着永瑚,一笔笔的教他写字、陪他看书、给他画画~~
突如其来的父爱有些莫名其妙,但永瑚能感同身受,当年扶苏长大后大婚时他也是如此感慨、心绪颇深。
其中隐含的滋味哪里是没做过帝王之人能体会得到的,所以,永瑚难得的没拒绝,而是乖乖巧巧的一直陪着。
“政儿大才,日后定是我大清武文双全的巴图鲁。”
原本的弘历心绪不宁,感慨万千,但没多久就被自家好大儿的聪慧给震惊到了!
看看这虽然笔触稚嫩却依稀可见风骨的字!
看看这举一反三、学的明白扎实的聪慧样!
看看这过目不忘、敏而好学的好苗子!
一时间,弘历竟有些恍惚自家四阿哥是否是四岁稚龄的小娃娃~~
莫不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皇子,只要行四的都是天命之人?
圣祖是大清的第四位皇帝、世宗和他都是行四,难道下一个天命之人就是永瑚?
思及此,弘历拿着《三字经》的手有些局促,而是转向了书架上的那本《庭训格言》。
或许是《三字经》太过简单,所以小儿也能明白,但这本《庭训格言》可是不同。
“吾儿聪慧,如今三字经皆可倒背如流,不如皇阿玛教你这本,书中之意你若懂了七分,那便不同凡响。”
说着,弘历便还真开始第一篇章——以诚敬接物待人,不务虚名。
对此,流光表示不仅出乎意料,还有些喜上眉梢~~
那是普通的书吗?
那可是《庭训格言》呀!
作者是爱新觉罗·玄烨,其中蕴含的全是康熙多年以来的治国思想和政事。
此书乃是雍正继位后,追述其父在日常生活中对诸皇子的训诫而成,共二百四十六条,全都是康熙思想的精华、皇帝统治的必备知识!
拿它给永瑚启蒙,流光不禁觉得自己的图谋不仅可以更大一些、还可以更顺畅一些······
当然,此时对于流光的想法,一旁的父子俩一概不知。
弘历拿着《庭训格言》讲解,只觉得自家四阿哥就是天降文曲星、从小就是个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