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算起来的话,也有点关系,不过已经出了五服之外,就算是我想去认亲,估计也没人会搭理。”
“反观是朱公子,我看你仪表堂堂,气宇轩昂,应该是出身大富大贵之家,前途不可限量。”
朱慈烺也客气地说道:
“这都靠祖上的余荫,家中小有资产,只是自己不争气,文不成武不就的,及时爱捣鼓一些商贾之术罢了,不值得一提。”
这时,一旁的宝儿却插嘴说道:
“我们先生可是秀才老爷,差点就可以当举人老爷了。”
听到这话,朱慈烺却好奇地询问道:
“朱兄,没想到你竟然有功名在身,那真是失敬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继续考取举人,将来为大明效力,同时也能光宗耀祖。”
“要知道,以你这个年纪就能考取秀才,要是苦读下去,将来举人轻而易举,就算是金榜题名也不在话下。”
面对这样的话语,朱镜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不是他不愿意,只是他没有能力再坚持梦想了。
“朱公子,实不相瞒,前年的时候,我不小心摔断了腿,虽然经过医治,现在勉强能走路,但是也把家里面所有的钱都花光了。”
“我从小父母双亡,好在他们过世前给我留下了一笔不菲的家产,本来也能支持我考取到举人的功名。”
“只是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意外,为了治腿,我甚至连祖屋都变卖了,最终还是没有把腿治好。”
“再说,现在我都残废了,连考举人的第一关都过不了,谁会给一个废人机会。”
说到了,他的心情非常低落,连忙端起桌上的茶碗大口喝了起来。
朱慈烺见现场的气氛有些压抑,连忙把话题转移了。
“朱兄,刚刚我还跟吴嫂聊起这个火炉子的事情,想听听你的高见。”
“你说奇珍阁推出的那种简易版火炉子,与坊间流行的这种火炉子,哪一个更好?”
朱慈烺想考验一下眼前之人,如果让他满意的话,顺手拉一把也无妨。
其实大明的人才有很多,只是大部分人在民间被埋没了。
这个问题也成功地把朱镜世从悲伤中转移,仔细想了想,才发表了他的看法。
“其实这两种火炉子都没错,奇珍阁售卖的火炉子,我也有幸见到过,当然只是最简单的那种。”
“说句说老实话,这种炉子用料非常扎实,作为铁匠的吴家大哥就跟我说过,这种炉子,别看只卖一两银子,可是光材料费就要八钱左右。”
“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我们老百姓买这种炉子,算是赚了大便宜。”
“可是却没考虑到大明最底层老百姓的真实情况,平常的老百姓一下子要拿出一两银子,的确有点为难,想来这也是奇珍阁没考虑到的一点。”
“而吴大嫂这种火炉子,做工简单,只是用了很少的铁料,勉强也能用。”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很大的隐患。”
说到这,只见朱镜世压低了声音,凑到朱慈烺耳边,神神秘秘地说道:
“我听人说,这个奇珍阁是太子府的生意,一旦被他们知道了,肯定通过官府的力量查禁这种仿制的火炉子,到时这条线上所有的人都要跟着倒霉。”
朱慈烺听到后,内心非常想笑,不过表面上还是装作好奇地询问道:
“太子府的人没有那么小气吧,我觉得太子还是比较大方的,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