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先生带出来的徒弟,只需为秦国效力10年。
10年之后他们会随先生而去,无论先生在何地,为何人效力,我王都不会阻拦。”
当郑国听到眼前这个小孩就是长安君的时候,郑国有那么一丝惊讶。
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这么一个有魄力的人在外的名声应该很好。
可程骄下一句话就让郑国明白了他的名声为什么不好。
“先生初至秦国,对于我国不了解有所犹豫也算正常。
更何况韩国乃先生的母国,先生的父母妻儿皆受制于人,谈不上什么为秦国效忠。
不如先生先按照韩王的要求开始兴建此渠。
大可以秉着干砸的心思先干着。
待先生知道我秦国的百姓和君王是何等的人之后,先生再决定要如何去干这个工程。
而我也会想办法将先生的父母妻儿安全的送到秦国。”
被绑架的全程郑国都没有说话,可程骄的话让他记在了心里。
哪怕回去之后他被吕不韦召见,问他今日是因何缘由被人当众带走,郑国也是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
而后郑国见识到了程骄派来修渠的那些人是如何热情待他的。
那些百姓又是如何高高兴兴 面带憧憬的加入每日的劳作当中。
曾经他被问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先生是不是这条渠修好了,我们就能吃饱肚子?”
最开始他想回答是不能。
然而百姓的期望终究是那么简单。
嬴政这个新上任的秦王,哪怕他自己都已经节衣缩食,却从未苦过这些修渠的百姓。
那个时候郑国就知道,秦国是比韩国更适合他发展的国家。
纵使他是韩国人,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韩国朝堂上已经乱成一锅粥,韩王也是昏庸之辈。
此番虽然他是被框来的,却也阴差阳错。
在他决心为秦国好好修渠的时候,他派人给长安君递了消息。
在他与长安君第二次谈话的时候,郑国才确定。
长安君乃是他的贵人。
“长安君长乐无极,臣得见家人,成为修渠的主官,多亏了您。
下官注意到长安君不易饮酒不如就以水代之吧!”
程骄对于他看重的人才向来是宽容的,别说此刻郑国敬他的是一杯水,哪怕是一杯奶,这个奶他也给喝咯!
不过喝完之后,程骄也就没兴趣跟郑国绕圈子了。
“先生,今日通过我留下的暗线,把消息送过来,想来先生也知道。
从先生入秦当日,我从未放弃过监视先生。
但凡先生真的做出什么危害秦国的大事,先生活不到今日。
至于先生所谓的得见父母,不过是我制约先生的一个棋子罢了。
先生与其感谢我,不如将我的话牢记。
随身带着能让先生饱腹两天的食物,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保证这两个食物无毒。”
回忆到此戛然而止郑国想起来了。
自那次他与长安君相见过后,他的身形就胖了一圈。
没人知道他在衣服内缝了一个口袋。
里面装的都是他的救命粮食。
他在修渠的时候从未暴露过,那些宗室应该也不知道。
往记忆中缝口袋的地方摸去,在捏到那硬邦邦的饼子时郑国松了口气。
然而下一秒郑国又紧张起来。
那个时候的长安君是如何能判定到他会有今日的牢狱之灾的呢?
甚至长安君还能猜到他的牢狱之灾会有人对他下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