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讨六国之事的安排部位都写在这里帛书之上,还请客卿帮忙转交大王。
客卿作为大王心腹,要替大王约束好外客,防止外臣与宗室起矛盾,再让大王为难。
若大王欲灭六国,必当以仁义之师行之勿要留下口实。”
“文信侯放心。”
该叮嘱的都叮嘱完了,吕不韦也打算趁此时机离去。
就在吕不韦即将上车之时,嬴政的王驾到了。
来的是真扶苏,只不过是蒙毅抱着的。
在众人行礼之后,吕不韦注意到被抱出来的扶苏身上有一个玉佩。
听到蒙毅说这枚玉佩是大王让扶苏代替他送给自己的时候,吕不韦拿下来仔细一看。
那玉佩他曾见过,上面刻着一个蟜字。
看到那字的一刹那,吕不韦想起来,曾经也是在这个大门口,嬴政被人拦住过。
那个时候的嬴政也曾拿出一枚玉佩。
那一瞬间吕不韦懂了他输在哪了,原来一切竟然始于这枚玉佩。
转身决然离去,吕不韦听到了身后那震耳欲聋的“恭送相邦。”
也正是在吕不韦上车之后,在出了咸阳约十里的地方,一群身穿白色衣袍的学子站在学宫前齐声高歌。
“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不得不说心理战这一招程骄玩的是真脏啊!
听到百姓恭维他的那一瞬,吕不韦明白了他在掌权之后错的有多厉害。
城门那百官相送就是,程骄在告诉他,他虽然错,但他的功大于过。
如果不是因为他阻碍了王权的行使,他是绝对不会轻易被罢相的。
更有大王送上大公子扶苏来告诉他。
虽然我送你走,可你与我之间师徒的情谊,我终究是记得的。
那声声仲父当中究竟有多少恨意,多少真心又有谁知道?
抛去身份的束缚,你的恩情嬴政记得。
最后城外的战歌相送,更是让吕不韦在感动之余意识到,江山代有才人出。
他的秦相时代已经迎来了落幕,接下去将是他吕不韦新的开始。
在前往封地的路上,吕不韦看到了等着他的程骄。
让家宰把车停一下,吕不韦把他手中的那个玉佩递到了程骄面前。
刚才他在车上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些年程骄是如何一步一步布局的。
如今看到程骄,吕不韦只想问一问题。
“以你之才若想要取他而代之,他不会有机会回到咸阳。
如今他高高在上为天下之王者,而你却只是一个太仓令这真的值得吗?”
或许因为吕不韦已经没有办法在威胁到嬴政。
程骄望着天,平心静气的给吕不韦解释了起来。
“吕不韦,秦国宫内曾经流传过一则流言。
说公子成蟜乃是天降祥瑞。
你说一个祥瑞他该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呢?
常人都会选择锋芒毕露成为大秦的帝王,带领大秦一统六国。
可我不想操那份心,况且我知道,我没有那个本事能坐稳天下。
所以在我知道我有个哥哥叫嬴政的时候,就打定主意大秦乃至天下的王只能是我哥嬴政。
不是嬴政不行,不是我哥亦不行。
无论在我哥嬴政面前摆着何等敌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儿,只要我手中势力还能为他拼杀,就算是万死也是值得的。
你不是我和我哥解决掉的第一个敌人亦不会是最后一个。
但能让我和我哥费心让你活下去的你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