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会发现,无论是大王的选择还是长安君的选择,都已是当时的最优解。
主少而国疑,我秦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少主登基的先例。
然而无论是哪位先祖,包括当今的大王。
在摄政之人包揽全部朝政的时候,那高坐在台上的大王就是一个吉祥物。
想要从摄政之人手中要回本属于大王的权利就注定是要鲜血淋漓的。
我的曾祖父,也就是宣太后之子,秦昭襄王嬴稷。
他为了亲政,逼死了宣太后。
纵使我曾祖父这一辈子征战四方为秦国打下大大的疆土。
可后世史书工笔之上始终会记载着,他逼死了自己的母亲。
就这,已经算是收回帝王权力时牺牲最少的。”
程骄说这话的时候面上不悲不喜。
相里勤听着,虽然心惊肉跳,可他无法对程骄说出的话作出反驳。
因为他说的是世人皆知的事实,也是现在史书上所写的。
堂堂春秋霸主死后都会被人如此指指点点。
这样一对比,相里勤忽然间觉得大王目前的名声还算是好的。
也是这个认知,让相里勤忽然间瞪大了双眼。
他们大王从登基到现在,可从未杀过不义之人。
然而现在大秦的朝堂上,谁敢对这个已经成年还未加冠的幼主高声呢?
哪怕是吕不韦和嫪毐这些日子在朝堂上斗的再凶。
只要嬴政开口,他们都需要噤声。
据他所知昭襄王年轻的时候,可从未有过如今大王的威望。
仔细回想了一下,他们大王与昭襄王的区别。
相里勤逐渐把目光移到了程骄身上。
注意到相里勤讳莫如深的目光之时,程骄则是拿起手中的纸在相里勤眼前晃了晃。
“看来你想通了什么?
不过我要告诉你的是,你的猜想是对的。
这个布局在你们成为我老师的时候就已经布下。
只不过我的曾祖父认为他还有一段时间。
吕不韦这个救我父亲出火坑的人,只要他活着,他就能遏制住。
我祖父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惜天不假年,我祖父没福气。
倒是我父亲,在我祖父临走之前一再保证,不会让商人祸国,也不会让某个人走到高位。
奈何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之后,我父亲才明白,有些事儿不是他想就能做到的。
于是当我那个倒霉的爹,也去见了先祖之时,才给我哥留下了这么大的一个隐患。
我和我哥可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血浓于水啊!
我虽年幼却也不肯让我哥重复曾祖父的老路,这才在他归秦之后与其亲近。”
相里勤在程骄身边待的时间太长了。
可以说程骄跟嬴政共同经历的那些事儿,他全都知道。
把过往所有都串联起来,他听得出来程骄这话当中的骄傲与威胁。
可谁让他与吕不韦没什么交情。
更不愿在吕不韦与嫪毐斗得如此凶狠之时,再回到朝堂之上。
如今的他只想要继续陪在程骄身边见证这个人的传奇。
起身对着程骄行了个大礼,相里勤主动把这件事翻篇了。
“长安君虽死,然有程先生这样的人在,大秦注定辉煌。
先生大义,还请受相里勤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