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长带着自家老婆子和宋家两口子,站在老桃树下低声说着什么,时不时的瞅一眼小道的尽头,又时不时的瞟一眼那几户翘首以盼的村民,但他们的目光大多都停留在五个红色的小小身影上。
太阳缓缓从正上方移过,午时刚过,两头壮硕的壮硕的大黄牛驮着两汉子出现在小道的尽头,一匹比大黄牛还要高大的枣红色大马拉着车,跟在大黄牛身后不远处快速的向着村子奔驰而来。
一炷香后,他们来到了小道的尽头,老桃树下。
老村长他们四个老头老妪,穿过稀稀拉拉的人群,走到停下来的马车旁。
驾车的是一中年汉子,身着黑色紧身劲装,留着寸许长的短发,浓眉大眼,高鼻梁,厚厚的嘴唇,身长七尺,可惜的是身子单薄了些,看着不够威武,少了一点霸气。
看到村长他们到来,汉子赶紧下车,拱手道“陶师兄,柳师姐,宋师兄,陶师姐。”
村长他们拱了拱手道“刘师弟”。
“孩子们到家了快出来吧。”老村长盯着马车黑色的帘子道。
三个七岁的孩子陆续跳下马车,参差不齐的喊道“村长爷爷”,声音里带着哭腔。四个老者看着三个面带苦涩的孩子,微笑着点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村长回身向着几个村民招了招手,他们快速的跑过来,拉着自家孩子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不一会就拉着他们到人群里低声交谈着什么。
驾车的刘姓汉子无奈的冲老村长笑了笑“陶师兄,这次一个灵根也没有。”
“哎,没有就没有吧,平平安安度过一生也好。”老村长长叹一口气。
“刘师弟喝口酒再走?也让马儿歇歇?”宋老头笑着说道。
“不浪费了,时间紧,给马儿喝口水带点干粮就走了。把娃子们叫来吧”刘姓汉子满嘴苦涩的说道。每次接送娃子们去镇上都是最累最苦的活儿,不仅要赶路还要照顾一群刚断奶没多久的娃儿,主要是路上不安生!
老村长回头对着人群点了点头,五个孩童就由他们的爹娘领着走了过来。
刘姓汉子拿出一个寸许长短泛着淡淡青色光芒的玉牌,贴在眉心,然后说道“陶满仓,柳如意,木头。”
陶满仓、柳如意牵着木头的手走上前来,老村长冲刘姓汉子点了点头,刘姓汉子拿出一个木牌,弯腰戴在木头的脖子上,摸了摸木头的脑袋,笑着说道“别把这个牌子弄丢了哦,不然夫子要打板子的!”
刘姓汉子又照样给了狗子,猴子,大丫头,二丫,一人一块牌子。然后说道“牌子上的字就是你们暂时的名字,等你们离开学塾的时候要还给学塾,然后可以请夫子给你们起个大名。记得千万别弄丢了哦,夫子很凶的,呵呵!”
“你们还有什么跟孩子们说的么,赶紧的!”老村长对着陶满仓等人说道。
柳如意蹲下身子摸着自家孩子的脸,满脸不舍的道“娃儿,到了学塾要好好听夫子的话,别惹夫子生气,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娘在家等你回来。”陶满仓则皱着眉头一手搂着自家娘子一手揉着木头脑袋。“记得休沐的时候去镇上看你外祖父,他家是镇上卖肉的!只有他们一家!”
老村长看着各家都说得差不多了,从腰间布袋摸出一个包裹递给刘姓汉子“刘师弟,辛苦了,这里面有些干粮路上吃。”包裹里装着几个灵桃,一些低阶的灵药,一葫芦桃花酒,几个灵面馒头,都是村子里的特产。
刘姓汉子接过包裹看也没看就放到腰间的布袋里了,笑着道“师兄客气了,这都是应该的。”
“好了,该赶路了,三年后就回来了!”宋老头看着这群围着孩童低声叮嘱着什么的村民说道。刘姓汉子把娃子们一个个的抱上了马车跟老村长点了点头。
这时大牛拿来一个大大的包裹放在马车上,这就是孩子们旅途上的吃食。
“大牛、虎子,路上小心点,照顾好娃子们。”老村长低声跟大牛和虎子低声叮嘱着。
“师兄师姐在下告辞了。”刘姓汉子转身上了马车抱拳道。
“刘师弟一路顺风”四个老者抱拳回礼道。
大牛和虎子骑上大黄牛走上了小道,马车掉头跟了上去。
柳如意靠着自家汉子,挥手向儿子告别,眼里充满了浓浓的不舍。
车窗里几个娃子挥着手跟自己家人和村民们告别。他们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年龄小小的他们,小小的脑袋里根本不知道离别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