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恕罪,奴才不是有意违抗娘娘的命令,奴才一人是奉命,来给娘娘送御医根据太医开的方子改的新药方熬好的汤药,吩咐奴才们来送药的时候,要等娘娘喝完再回去复命。”
“还请娘娘,不要为难奴才们。”头低得低低的,看起来姿态也卑微的磕头。
但是这话里的意思也是让平妃听着有些火气了。
正想着继续说什么,谁知宜妃突然出声道,“御医改了新的药方?”
听到这里平妃也稍微有些回神了,脑子转动起来了,御医改了新的药方?
也就是说现在送过来的是御医改过的新方子熬出来的药。
那就是说,到底是有了些作用的,只是……
“御医只是根据旧的药方改了方子吗?是不是还要过来查看一下,这样改出来的方子是不是会适合本宫如今的病情啊。”
平妃语气好了些,语速也不免有些快,有御医过来的话,那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了,一个不错的开头。
只是御医怎么还拿乔了,这改了方子之前,怎么只是看旧方子。
也不知过来一趟,诊了脉再开新方子。
难不成还是因为今日天色已晚了,需要明日才能够过来?
想到这里平妃对御医不免有些意见,竟敢如此怠慢,而不是立马过来,倒让主子等起来了。
不过现在还是忍一忍吧,避免徒生枝节了。
宜妃听了也是眼前一亮,虽然有些酸,但看到平妃这难看的气色之后,又好了些,总归难受的可是平妃,而她还可以借着对方给自己铺路,暂时让平妃得意一下,也为未尝不可。
只是接下来的话让平妃这还没有升起来的好心情结了冰,只听着那奴才低着头回,
“回娘娘,御医说查看医案足以,几位太医开的方子也只需要改动些许便可,新熬的药下去,娘娘很快便能够好起来了。”
只字不提御医会过来,但是又字字都透露出了御医是不大可能会过来了的事情了。
平妃听到之后表情都没忍住僵了一下,整个人心里像是有把火,就烧了起来,烧得她头都有些昏了的感觉。
当然这也不是平妃的错觉,而是因为气血上涌,这都冲着头来了,现在因为病着还折腾,这一下就差点被自己气晕了过去。
平妃扶着头,好在宫人反应得及时,扶住了平妃,平妃这才没一下从床边栽了下去。
但是刚刚着实是让平妃险些气晕过去。
宜妃看着平妃这情形,唇形微微向下撇着,抿着唇,这是一个不耐烦的表情。
但是又不得不出言关心几句,“平妃妹妹别动气,可别气坏了身子。”实际上,宜妃是巴不得平妃昏了过去得了。
这样宜妃还能够立马以平妃病得更重立马让御医过来。
这没晕过去,宜妃确实有些可惜的,都想要给平妃点眼色了,但是这若是不成,就不好办了,宜妃不想为平妃冒这些风险,平妃也不一定能够领会到她的意思。
所以便也没有搞什么小动作。
只是在一边假惺惺的关心几句。
等平妃缓过来了,平妃刚刚是有些气晕,但到底脑子也不是不清醒的,愤怒之后又立马的想到,就算只是改动旧的药方,那也是要康熙点头同意的。
否则御医可不会自作主张的擅自插手妃嫔的药方脉案。
而御医只肯改动方子,却不前来看诊为她把脉,也必然是因为康熙也仅仅只是吩咐御医看着改方子罢了,否则御医不会到了这个时候,还真的敢怠慢让当娘娘的等他不成。
想到这里平妃越想面色就越难看,这个时候她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这再难看,也只会让人以为是生了病的缘故。
只有宜妃看出来不是如此。
这还热络的态度也有些冷淡了,但人还没马上离开,到底还是有些顾忌的。
不过刚刚是平妃想要挽留宜妃晚些再走,这会儿则是主动的开口送客请人走了。
平妃已经有些反应过来,康熙今晚怕是不会出现了,所以这会儿再留着宜妃的话,也没有什么用了,只会让对方继续留着看她的笑话了。
于是平妃对着宜妃像是忍着不适,勉强笑着说,“宜妃姐姐,你看,我如今这个模样,也没什么精神劲了,实在是头晕,天色不早了,姐姐还是早些回去休息吧,不用再留下来陪妹妹了。”
这是送客了。
巴不得让宜妃赶紧走人了。
可是和下午的时候的态度不一样了。
这要不是宜妃现在还有些顾忌在,这会儿指定是要戳破平妃这拙劣得不行的话术的。
直接拆台,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留下来,继续要看平妃要怎么处理了。
不过现在,宜妃虽然是心情不快,但也忍了。
也没多与平妃扯掰下去的心情了,干脆道,
“既然如此,那平妃妹妹就好生休息了,可莫要太劳累动气了,姐姐就先走了,待明日,姐姐再过来看平妃妹妹。”
说完便很干脆的起身了,搭着宫人的手离开了。
见宜妃如此的配合,没有故意的与她唱反调,宜妃的身影很快就消失了,平妃这才松了口气,总算是先把宜妃先送走了。
直觉告诉她,还是先把宜妃送走再说。
而来送药的两个宫人期间一直都没有打断主子们的话,而是就这么安静的跪着低头等着。
看着是真的要看着平妃把药服了之后才会走了。
平妃也看出来了,这两个宫人这次来送药,新面孔的原因就是这个了。
送来之后没有马上走,加上刚刚说的话,这是要看着她把药喝完了,平妃若是强硬不喝,难免让这两个宫人回去的时候乱说话。
平妃也不多言了,吩咐人将药递过来,不用勺子,直接就将一碗药都喝一半,很快就将药喝完了。
而将空碗收起来的宫人却还是没有离开。
这让平妃更加不满了,这都已经喝了,还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