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阿福是素家的家生子,世世代代都为素家服务,他爹曾做素家老爷子的管家,他打小就跟着素之问做书童,到年纪后,便帮他管理宅子里大大小小的事情。
素之问本就出身书香世家,在江东,素家是有名的世家,只是到了近几代,越来越落魄,比起从前的风光,早已大不如前。
素之问年幼好学,天资聪颖,又把心思都用在做学问上,二十多岁中举,不到三十岁金榜题名,成了皇帝钦点的探花郎。
他娶了京城贵女,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可惜夫人红颜薄命,没享几年福就走了。素之问为了子女着想,一直不曾再娶,身边只有一个侍妾,他沉心做官,很快就升到三品,为了躲避京城的风云,外派到地方做学政。
素阿福则一直留在京城的宅子里替他守着。
眼看着少爷小姐都大了,素之问的儿子名叫素齐,他在外祖家住的时间比较多,前年订下婚约,去年成亲,如今也到了外地做官,若不是如此,素琴外祖也不会过于操心她的婚事。
不止一次地,素琴外祖母想方设法让外孙女回京城来,找个好人家嫁了。
毕竟好男人都是抢手的,有些世家子弟,从小就被人订下娃娃亲,哪里还轮的到旁人?
素琴搁下狼毫笔时,窗外正飘着今春第一场细雨。她望着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忽然听见锦瑟捧着信笺碎步进来:\"小姐,老夫人又来信催了。\"
青瓷香炉里沉水香袅袅升腾,素琴接过那封火漆完好的信,指尖在\"亲启\"二字上顿了顿。她记得去年中秋外祖母搂着自己垂泪的模样,老人家鬓边银丝在烛火里颤动:\"琴儿,你爹在地方当学政清苦,你哥哥又随军去了北疆,这京城若没个倚仗\"
叹口气,素琴回头问道:“阿福叔那边可有消息?”
“回小姐,还没信从老宅来呢。”
“好,我知晓了。”
素琴把信折好,收入木匣之中,她频繁收到外祖母的来信,终于返京,一进京就被外祖接到家中,原本离得远,只用书信催她早日相看人家,现在人都在外祖家中,她更是天天被催着出门参加各种聚会。
名为聚会,实则就是叫人挑选。
素琴纵有不喜,可外祖母对她的爱护之心不假,也只能百般忍耐。
她倒是想告诉外祖母,她爹已经给她相看好了一个少年郎,可少女心事总是湿,就如同江南的春雨一般连绵细润,哪里肯轻易向外人透漏呢。
哪怕爹爹向她再三保证,秦扶清依旧是铁板钉钉要与她成亲,可聘书一日未来,素琴的心就不能安定。
万一,万一他被人榜下捉婿呢?
再万一,他其实心有所属呢?
素琴想了想,又从匣子最底下拿出一沓书信,从第一封开始小心翼翼地拆开,观看,嘴角不自觉勾起一抹微笑来。
“小姐,早些睡吧,老夫人吩咐我明日为您梳妆打扮,说要参加佛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