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我从现代世界意外穿越到武周朝的那一天起,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三个月。
这三个月里,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古老的风俗习惯,尽管时常还会怀念那个充满科技便利的时代。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我尽量让自己融入这个全新的时代。
今天,家里传来了一件特别的事情:我的父亲完颜宗翰又立功了。
完颜宗翰是武周朝的一位重要将领,以勇猛善战、智勇双全而著称。他多次征战沙场,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次,他又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表现出色,成功击退了来犯的敌军,保卫了边疆的安宁。
消息传来时,全府人都为之欢欣鼓舞。我更是为父亲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想象着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指挥若定的身影,我不由得心生敬仰。
武皇身边的女官前来完颜王府宣纸了,让我进宫面见武皇陛下。
“臣参见郡主。”我连忙扶起宣纸女官:“女官快快请起。”
女官口谕:“郡主,陛下口谕,叫您现在立马进宫。”
听到女官的口谕,我顿时紧张起来。武皇陛下突然召见我,肯定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我立即整理了一下衣服,跟随女官前往皇宫。
在路上,我不停地想着武皇召见我的原因。最近,我协助武皇处理了一些政务,也许她希望与我讨论一些重要的事情。
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我犯了一些错误,武皇希望提醒我注意。
进入皇宫后,我按照女官的指引,来到了武皇的御书房。
御书房内,武皇正在翻阅一些文件,见我进来,她放下手中的文书,微笑着示意我坐下。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武则天的那一刻,内心的震撼难以用言语表达。
她的威严与气势仿佛高山仰止,令我瞬间感到自身的渺小与微不足道。
我站在那里,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我努力平复心情,不敢有丝毫怠慢,迅速走上前去,深深地施了一礼:“臣女完颜若若,参见陛下。”我的声音虽然平稳,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与紧张。
武则天轻轻地走下御座,她那从容的步伐似乎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为之凝固。
她来到我面前,伸出双手扶起我,声音温和而又不失威严:“好了若若,不用这么紧张。朕叫你来,是想跟你谈谈你父亲宗翰的事情。”
我抬起头,望向她的眼睛。那是一双深邃而明亮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
在她的注视下,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几乎要跳出胸膛。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武则天继续说道:“你父亲宗翰在边关打了胜仗,这是件大喜事。但由于战事未了,他不能立即回京述职。朕知道你一直盼望着能与父亲团聚,所以特地叫你来,想听听你的想法。”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轻手轻脚地走进御书房,他跪倒在地,双手合十,恭敬地禀报道:“陛下,外面狄大人在外面等候。”
她的声音略显颤抖,似乎在这位威严的女皇面前,连空气都充满了压迫感。
武则天闻言,缓缓抬起头,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光芒。她并未立即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御书房内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更加凝重,内侍的头垂得更低了,大气都不敢出。
终于,武则天开口了,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叫他进来。”短短四个字,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内侍如蒙大赦,连忙应诺一声,退出了御书房。
在这个春日的午后,宫殿内的气氛显得庄重而又不失活泼。阳光透过精致的窗棂,斑驳地洒在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美景。
就在这时,宫殿的大门缓缓开启,狄仁杰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他身着朝服,步履沉稳,一脸的正气与睿智。
走进大殿,他的目光在场内扫视了一圈,然后定格在了武则天的身旁。
那里,除了威严的女皇,还站着一位年约十六七的女子。
她身着一袭俏皮可爱的衣裳,与这宫殿的庄重气氛形成了一种别样的和谐。
狄仁杰心中一动,但面色不改,他走上前去,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洪亮而又不失恭敬:“老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彰显出他对女皇的无比忠诚。
武则天坐在高高的宝座上,她的目光如炬,但此刻也带着几分和蔼。
她微微抬手,示意狄仁杰起身:“起来吧。”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却自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武则天注意到了狄仁杰的目光在那位年轻女子身上停留了片刻,她心中了然,知道狄仁杰并不认识这位新来的朝廷贵客。
于是,她轻启朱唇,向狄仁杰介绍道:“这位就是本朝第二位异姓王爷的独女,完颜郡主。若若啊,这是狄仁杰狄大人,我朝的股肱之臣。”
完颜郡主闻言,也向狄仁杰盈盈一礼,她的动作优雅而不失俏皮,显示出她良好的教养和独特的个性。
狄仁杰则回以一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