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60年的冬天来临。
梁氏村庄位于京郊的红星公社。
清晨寒风凛冽,刺骨冰冷。
在被窝中,江国庆逐渐苏醒,感觉又冷又饿,内心纠结着是否该立即起床。
然而,体内积压的尿液却让他难以忍受。
正犹豫间,窗户户外映出一个亮丽的身影。
定睛细视,江国庆见到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俏美少女,她的脸上绽放着青春的笑容,身穿粉色绒衫,梳着短短的双马尾,鹅蛋脸配精致五官,明亮的双眸,小巧的嘴巴紧抿着,肌肤如婴儿般的稚嫩,充满了少女特有的纯真气质。
她正含笑打量着他,询问:“国庆哥哥,还没起床吗?”
江国庆瞥了一眼,挣扎着坐起,裹住被子,微笑道:“你说这天刚蒙蒙亮的是谁啊,原来是京汝妹子,这么早起来有何贵干呢?”
这名女孩就是秦京汝,她住于相邻的秦家村,隔着一道狭窄的河流。
他们虽然不属于同一个村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一墙之隔的邻居。
“没什么事,我听说你昨晚回家了,就来看看。”
京汝摇了摇头,面带温暖的笑意。
犹豫了几秒,她继续说道:“你要起床吗?要是起来了,我过去给你打洗脸水。”
秦京汝真是勤快之人,江国庆没有推拒,微笑着说:“那就辛苦京汝妹妹了!”
“嗯,这没什么。
邻里间理应相互照应。”
京汝甜甜地一笑,随即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远去的身影,江国庆喊住道:“京汝,等一下!外面厨房门锁住了,我把钥匙给你送去。”
他迅速下床,只身披上单薄的衣物,冻得直打寒颤。
取过旁边桌上的钥匙,他透过窗户将它递给了秦京汝。
秦京汝接过了钥匙,目光不禁被江国庆的体魄吸引。
那是一张国字脸庞,浓眉大眼,身形挺拔,肌肉均匀,腿部的胡须尤其惹人注目。
京汝看呆了,片刻后,她的脸颊泛起两朵红云,手指轻触江国庆的腰间,小声地说:“国庆哥,这……”
低头看了看自己,江国庆失声笑出,露齿大笑道:“呃……太匆忙,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了。”
秦京汝羞红了脸蛋,轻呸一声,小声抱怨了一句,然后转身奔往厨房。
江国庆笑声渐淡,重新整理好身上的衣物,新买的棉衣、裤子与厚实的布鞋整齐有序,戴着一副精心编织的狗皮帽子,他匆匆跑向茅厕。
五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习惯了这个时代的生存法则。
这是个极度缺乏物质的时代。
即便手握金钱亦不足为用,你需要的是一纸纸各类购货券。
如:粮票、布票、棉花票、肉票、盐票、食用油票、煤炭票、烟卷购货卡,甚至是细琐如火柴和肥皂都需要特定票据才能购买。
在这个时代里,粮食和布料的凭证尤为重要,没了它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提供他们食物,自给自足无需其他配给票证。
大队或生产队干部要到公共食堂就餐的话,得自己带着大米去换成定量的大米饭。
若需去县里或外地开会或是公务出行,他们会拿着口粮去合作社换取供应卡。
江国庆本是农村户口,父母双亡,没有其他亲属依靠。
在他完成中专学业后,分配到了城中的大型钢铁厂后勤部门,担任采购员的角色。
作为正式员工后,他领取的是行政等级二十二级及四级职员的薪资,每月五十六元,户籍也被改为城镇户口。
经过不懈努力,江国庆现在的职位达到了二十二级,仍然是四级职员,享受相同的月薪待遇。
他曾省吃俭用,将积攒的钱币用于多年前在老家的旧屋重建。
新房由五间主屋和两间侧室构成,前院整洁明亮。
因其作为采购员,主要负责购置小型食堂招待客人所需的食材,所以他频繁到乡下去采购,大概每月三四次。
家园整修完成后,为他们出行带来了便利,不用再到邻里人家暂歇。
此外,他还因为在城里的工作得到了街道分配的一套房子,大约有一百七十平米。
总的来说,凭借现有工作与家庭环境,他算得上年轻时即拥有一定的财富。
尽管物资匮乏时期饮食常常不够充足,江国庆却从未经历过饿肚皮的日子。
当然,奢华享受不是常态,能吃饱已是万幸。
对于生活的现状,江国庆显得满足与知足。
相比许多依赖救济食品维持生计的村民而言,他已经相当富裕。
从洗手间出来,走进厨房,秋京蓉已预先将洗脸水倒入陶瓷碗内,并挤好牙膏,准备妥当。
“你真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儿,不知将来要便宜哪个幸运小子呢!”江国庆看着眼前清秀的秦京蓉称赞,随即开始日常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