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既然她身处新丰侯府,那得立下正式的抓捕文书才行。”
想到这里,崔正眉头微微皱起。
大理寺、刑部、万年县衙,都有抓捕嫌犯的权力,但想要从新丰侯抓人,万年县肯定没这个能力。
只有大理寺或者刑部出具的抓捕文书,才勉强能用。
崔正在刑部并没有熟识的上官,因此这文书只能是大理寺出。
崔正自己就可以出具抓捕文书,但他没有这么做,因为有两大弊端:
第一,亲自为儿子失踪案嫌犯出具抓捕文书,有徇私枉法的嫌疑。
第二,他一个从六品的大理寺司直出具的文书,还不足以让杨谦卖面子放人。
毕竟杨谦是“幸进之臣”,新晋权贵
这就是个权贵掌权的时代,依法行事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所以崔正准备求上官帮忙。
大理寺卿李道宗是李唐宗室,兼任鸿胪卿,左领军,又兼灵州都督,如果他愿意帮忙出具文书,威力当然是杠杠的。
但崔正心里还有点逼数,以他的职级,不可能找李道宗出马,甚至连求见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李道宗本来就不怎么待在大理寺,平时管事是两位职级为从四品上的大理寺少卿:戴胄、孙伏伽。
戴胄此人,公正廉明,不畏强权,敢硬怼李世民,是崔正求助的目标。
至于孙伏伽,那是隋朝开科举以来的第一位状元。
虽然也是好官,但政治理念与新丰侯杨谦更相近,崔正时常在公开场合听到孙伏伽推崇杨谦的三首悯农诗,所以根本不指望他出具文书为难杨谦。
崔正求见戴胄的过程很顺利,但他开口提出请戴胄帮忙签章签字出具抓捕文书时。
这位忠直廉明的上官脸色一下子变得很严肃。
“崔司直,恕本官不能答应你这个请求,原因有三:
第一,令郎只是失踪,并无证据表明他已遇害。
其二,令郎的失踪,并无证据表明与那位慕兰姑娘有关,一切推断只是你片面之词。
其三,崔司直甚至不能证明,慕兰姑娘就是进了新丰侯府。
如此种种,本官怎能为崔司直开具抓捕文书?”
崔正心里一凉,虽然这位年迈的上官义正言辞,大道理说得一套一套的,但本质原因,就是对方不想招惹新丰侯杨谦。
戴胄一定知道更多内幕。
这位新丰侯的本事,似乎比自己想象中要厉害很多啊。
崔正无奈告退,只能另想它法。
事关儿子性命,他不会就此放弃的。
戴胄目送崔正离去后,脸色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
“崔司直啊崔司直,你想对付新丰侯,那至少带上陛下的旨意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