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而言,嬴政什么身份?他什么身份?岂能容忍被贱民伤害?
“给我杀了他!”
“且慢!”公孙池赶紧站出来阻止,他是左师触龙的孙子。
公孙池急忙拜道:“迁,大王不是曾经下令,虐政可矣,不可杀之吗?”
秦赵两国已经是生死仇敌,但依旧克制情绪,因为这个时代,崇尚君子之风。
所谓质子,就是将王子或世子,派往他国做人质。
如果你随意诛杀,那别国也必然会效仿,大家都别玩了。
交换质子,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不但可以结盟,也能够约束他国。
史书中,从未记载过有质子被杀的事件。
你看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秦国坑杀了四十万赵国降卒,赢异人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但是,他在公元前257年偷偷跑路,那赵国就有正当理由派兵前去追杀。
归根结底,杀质子没有任何意义,纯粹为了泄愤而已,派去他国当质子的人,大都是不受重视的儿孙,你以为别人会在乎吗?
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唯独你擅自杀害质子,反倒会让己国名声破败,举世皆敌。
还不如留下来培养,暗中扶持成国君,日后对己方好处多多。
秦昭襄王嬴稷当初在燕国为质,就是赵国扶持上来的,结果
不得不说,这是一笔相当失败的投资。
以至于后面的赵王,压根没兴趣再扶持秦国质子,反正都是仇人了,往死里虐,又没虐死,哎,我就是玩。
而嬴政的身份非常微妙,他并不属于官方认证的质子,而是质子的弃子。
你说他不是质子吧,又是王室血脉,真是让人为难。
赵国不敢赌,万一杀了他,老秦家以此为由,又惹来秦国大兵怎么办?
要知道,在公元前257年,秦将王陵率数万兵马围困邯郸,都快推水晶了,赵王丹吓湿,他急忙联系叔(平原君)嫂的娘家魏国,“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当时,魏国害怕强大的秦兵,不敢卷进战争漩涡,情急之下,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君亦率兵援助,这才得以解除危机。
可是,已经被愤怒与屈辱冲昏头脑的赵迁,根本听不下任何人的劝告!
他用力推开阻拦他的公孙们,厉声吩咐武卒。
“把这只艾豭杀了!快!剑来!”
“不对,一剑刺死太过仁慈了,可恶的秦彘,坑杀我赵兵四十五万!”
“如今我也要生埋了他们的质子!”
武卒们不敢不从,他们依照下令,哼哧哼哧的挖土。
这一挖,就挖到了日映(13点)。
那群公孙被限制行动,赵迁不让他们通风报信,他要先斩后奏!
“把他推下去!”
被捆绑双手的嬴政,即便躺在土坑中,他脸上的表情阴沉如水,眼神中充满仇怨,死死地盯着赵迁。
“今日欺吾者,政,他日必将万倍奉还!”
那群公孙忍俊不禁,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
他们求情,并不是可怜嬴政,而是不想因此惹上祸端,内心还是瞧不起这个质子弃子。
赵迁恼羞成怒,他伸手拿过长棒子,一边殴打,一边辱骂。
“口出狂言?本公子今日就要将你的嘴打烂!”
小嬴政只能双手护头,蜷缩在坑里,无助的抵抗着。
此时,一位挑着扁担的靓仔经过这里,他好奇的往里面瞅了眼。
“何人来此?”
靓仔表情有些尴尬,讪讪笑道:“没事,在下只是路过而已。”
“还不快滚?”
“好嘞。”
突然,他顿住了脚步,等等,好像听见,坑里之人,自称“政”?
再联想到当前时代背景,莫非是——
“草了,总算是让我遇到政哥。”
念及至此,宋坤放下了粪桶,抄起扁担,向坑边走来。
赵迁皱眉捂住口鼻:“你干嘛?”
“救你们。”
“???”
【关于嫪毐:一、部分史学家认为其本名为樛毐,乃邯郸樛氏之人,与太后同里,两人实从赵国便互生情愫。
二、嫪毐非本名,乃秦始皇赐恶名。《说文解字·女部》:“嫪,恋惜也,毐,从士从毋,人無行也。”两个字都不是什么好意,组合起来恶上加恶。
本书配角人设综合以上两个说法,望周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