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黑豹玩耍了一会儿,我又回到了屋内,我仰靠在床头上,回想种种过往,这如梦如幻的一幕分不清到底哪个世界是真实的。
也不知老婆那边会如何处理券商的事情,想到此处眼角不禁留下了一滴泪水,我用手背拭那泪水,直接起身,在那熟悉的角落拿起了钥匙走出大门。
1993年我已经辍学,当时是念到初二下半季就死活不去念书了,为此老师也是找过父母多次,父母也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我,可后来依旧没有成功,最终父母也接受了现实。
所以在那个年代我彻底沦落成为了无知社会小青年,自小的性格就比较执拗,决定的事情从来没有后悔过,不上学整天就是泡在饭店里干点杂活,后来还认识了一大批的社会小青年。
那个年代即使在街里,楼房都很少,很多人的家里都是那种砖瓦结构的平房,尤其东北那些道路,基本都是泥路,一下雨那是泥泞难行,我是连走带跨,好不容易走出了我家门前那条泥泞的道路,那会正值雨季,天空还淋漓这毛毛雨,我也没带伞,朝着家中的小饭馆走去。
通往饭馆的道路最少有四条路可以走,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那条胡同,那里承载着我童年的美好回忆。在穿过四五个狭窄而曲折的胡同之后,我很快便抵达了头道街自家的小饭馆。
这间小饭馆由一排箱房组成,它们属于那种没有房照的占道房。尽管如此,当时每年两万块钱的租金可绝不便宜,毕竟那个年代人们的月工资只有一二百元而已,所以这笔租金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小饭馆面积不大,屋内仅能容纳五张桌子,每张都是可以坐满十个人的大圆木桌。
装修采用的是早期那种华丽板的装饰风格,特别是门头,用铁皮刷成了蓝色,上方悬挂着一块铁质的蓝色牌匾,白色油漆书写的店名格外醒目。
此外,还有两个铁制的黑幌子高高挂起,看到这些,想必大家都能猜到这家饭馆的特色所在了吧。
走进屋内就看到父亲手里拿着一堆白色条子,坐在那拿着一个算盘子扒拉着,父亲那会的年龄不大,比较清瘦,四十刚出头,一身湛蓝色西装加上一双三a皮鞋显得格外精神。
父亲一见我进来,撇了我一眼也没说话,又开始在那扒拉着算盘子,我直接拽出一张方凳坐了下来,手里拿着一张白条说道:“爸,以后这些白条就不要让他们签字了,没钱就不要出来吃饭,长久下来这些白条就会变成死账。”
父亲没有言语,拿起一张白条看了一眼后直接就撕了,我瞪大眼睛看着父亲:“干啥撕了”
“人都死了,这条子也就没用了,你这下雨天不在家待着,又跑这干什么”父亲说话的时候连头都没抬。
那个年代,饭店白条太普遍了,无论大小单位吃完饭都是大笔一挥,有些小领导走的时候还得带两包白盒红塔山,还是不能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