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正廷见着他一路顺风顺水的走过来,也偶会担心他是否会飘了,眼高于顶变得膨胀了,所幸目前还没看着这一点。
“走吧走吧,不管怎么样试镜算是结束了,已经尽力而为,后面的你就不用再操心了。”
“不过你妈要是听了你来试镜朴赞郁的导演估计还挺开心的。”
朴正廷拍了拍他的胳膊,安慰道。
“是啊,这就是正儿八经的电影艺术。”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回走。
在权煊赫走后,朴赞郁和郑瑞景两人商量着角色的最终确定。
“他和高庚杓,二者之间选一个吧。”
竞争这个角色里面最出色的也就这两个人了,二选一,哪个来都不会差。
高庚杓是常规的选择,无功无过。
选择权煊赫那就是有些许突破的选择,稍微有些出格,但也可以。
“就他吧。”
郑瑞景非常简洁的就做出了选择。
“你为什么想选他。”
朴赞郁问道。
“他的条件更好,演技也更好,并且更会得到市场的喜欢。”
答案又转到了流量这里,演技已经不是考虑范围内了,拿过数个新人奖的权煊赫在演技方面已经不是让人担心的事情了。
“那就他吧。”
角色就这么定下来了,两人也没有再就这个角色之间产生什么讨论,干脆利落的决定了。
两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或多或少都稍稍倾向于权煊赫,那既然如此,也就没有什么再讨论的必要了。
在进入了五月之后还有一件事,百想公布了二零二一年的电影部门奖项提名。
不出所料,权煊赫以清白这部电影入围了百想电影部门的最佳男新人。
他的入围没有人感到意外,通过清白拿了三个有含金量的新人奖的他如果连百想的提名都拿不到那就是百想本身的问题了。
那么截止到现在,权煊赫已经离创造奇迹就差了一步,只要拿下百想的最佳影新,二十一世纪新十年以来最强新人的桂冠就要毫无疑问的戴到他的头顶。
这是个相当诱人,刺激的目标。
那既然到这个地步,想要达到青龙百想前人从未双赢的这个目标,那就需要动起来。
彻底的动起来。
权煊赫专门联系了朴明久,找他出来专门宴请了一顿饭。
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密切,他一直和starnews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次则是通过他来造势,以及以此为中介尝试认识评审小组的成员。
百想每年都会组成评委小组,七名业内资深人士对每个奖项进行投票,最后票数多的拿到奖项。
那自然而来背后可活动的空间就多了。
公关这件事在哪都不稀奇,就看谁的手段高,谁能拉拢过来人了,但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韩国影视圈不太受官方操控的影响,甚至有时还是对立,在电影审查方面不是官方审核,而是由电影界自身的审查委员会负责,不然怎么能一部部高度在我们看来相思到极点的电影都能拍出来。
在和朴明久达成了初步的意向之后,权煊赫又约见了闵善东,之前在清白的试映会上认识的影评人,其是电影评论家协会的成员,自然会认识的人更多。
权煊赫这边动起来那自然朴正廷,以及公司的老板孙锡宇也动了起来,各自发动着人脉。
宴请吃饭喝酒一条龙,最后礼品塞钱送上门,手段无非就是这些,大差不差,总是需要利益来牵动人心。
纷纷奔走呼应,为权煊赫拿下最后这一代表着圆满的新人奖的目标而各展身手。
权煊赫打了个酒嗝,有点浑浑噩噩的从会所里出来,回到保姆车上的时候还是迷糊着的。
这几天都没闲着,和这个坐下来吃吃喝喝,那个推杯换盏,实际上进度推的慢,他有时候也不是直接找的评委,而是通过一层一层关系的中间人。
亲自上阵跑公关足够能体现出来他的决心了。
手机叮铃铃的响,权煊赫坐姿松散,歪着脑袋随手拨通。
“喂。”
他说的时候还打了个酒嗝,断断续续的。
“你喝酒了?”
“嗯呐。”
权煊赫晕晕乎乎的,注意力不怎么集中,也没注意是谁打的电话。
“你不是拍戏吗?这么晚了还在喝酒?”
他这会才拿开手机看了看屏幕上是谁打来的电话。
原来是周子瑜。
“忙,忙着其他的事情。”
他没说具体是什么事情,觉得没有太多的必要。
听权煊赫没说具体是什么事情,周子瑜沉默了一下,然后说起打电话的目的。
“我以为这时候你没事的。”
看吧,这时候还想的贴心,善解人意,不是有多爱权煊赫,而是她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