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一编
第(6/8)页

(40)依靠阿阇世王摩诃迦叶长老为首的五百罗汉举行第一次佛经结集

盎阇那历148年(公元前543年)三月初五日即分舍利之日,为佛经结集,摩诃迦叶长老选出五百罗汉,并告诉他们“务必在结夏安居日前到王舍城聚集,在此之前各人可去办理各人须办的事。”临近结夏安居期众罗汉齐聚王舍城。摩诃迦叶将第一次佛经结集事告知摩揭陀国君阿阇世王。阿阇世王将所须诸事筹备停当。同年五月二十日以摩诃迦叶长老为首,集五百罗汉于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佛经结集大会,历时七个月。

是时,阿阇世王对摩诃迦叶长老说:“佛曾预言佛教将长存于世5000年,如今佛教与历法不符,建议废历改元,使两者相一致。”摩诃迦叶依言,遂定该年为佛历元年。

(41)贤劫成佛之佛众世系

从上述可见释迦牟尼乃住时之初摩诃三末多王繁衍下来的阿萨彬那刹帝利种姓阿蒂阇 注 王族世系。在此贤劫先出世的其他三佛均属于纯洁的婆罗门种姓,即住时之初抛弃恶道修成仙尊罗汉的人繁衍下来的阿萨彬那婆罗门世系。未来的阿利弥底耶佛 注 也属于婆罗门种姓婆罗门世系。此劫共有五佛出世,比所有劫都高贵,故称贤劫。最早三佛之一的拘楼孙佛,是住时之初,人寿从无央数减至40000岁时,在山合欢树菩提座成佛的。其父为凯摩伐堤城凯摩王国师埃纪达陀婆罗门,其母为毗娑卡女婆罗门。拘楼孙佛有两位男性高徒,居右的是毗杜罗,居左的是桑纪伐;有两位女性高徒,居右的是娑摩,居左的是占婆伽。服侍他的是菩提阇。拘楼孙佛在世32000岁,解脱无数生灵,最后灭度涅槃。

人寿继续从40000岁减至10岁,然后又增至无央数岁,再减至30000岁时拘那含佛在水无花果树菩提座成佛。其父为索婆伐堤国苏婆王的国师耶迎达陀婆罗门,其母为优多拉女婆罗门。拘那含佛有两位男性高徒,居右的是毗药萨,居左的是郁多罗;有两位女高徒,居右的是萨牧达,居左的是优多拉。服侍他的是索蒂阇。拘那含佛在世24000载,普度众生,最后灭度涅槃。

人寿继续从30000岁减至10岁,然后又增至无央数岁,再减至20000岁时迦叶佛在印度棕树菩提座成佛。其父为波罗奈国纪纪王的国师梵授婆罗门,其母为固那伐堤女婆罗门。迦叶佛有两位男性高徒,居右的是帝须,居左的是婆罗堕阇;有两位女高徒,居右的是努拉,居左的是乌优维拉。服侍他的是萨婆弥陀。迦叶佛在世16000载,普度众生,最后灭度涅槃。

人寿继续从20000岁减至10岁,然后又增至无央数岁,再减至10000岁,此时本该出世的乔答摩佛,因未修成波罗密智,人寿又减至100岁时,才在毕波罗树菩提座成佛。其父为迦毗罗卫国的净饭王,其母为摩耶王后。乔答摩佛有两位男性高徒,居右的是舍利弗,居左的是目犍连;有两位女高徒,居右的是洁摩,居左的是乌巴拉温。服侍他的是阿难陀。乔答摩佛在世80载,普度众生,最后灭度涅槃。

据《大品经释》 注 、《佛陀史经释》 注 记载,上述四佛均出世于人寿减寿之时,均在世五分之四的时间之后灭度涅槃。

拘楼孙佛在第一个中劫出世,推算可知现今乃第四个中劫。若问如何得知?请见后述。据阐述佛教基本教义的相应部轮回第二品第十部经记载,方广山在拘楼孙佛时,有四日上四日下的高度;在拘那含佛时期,有三日上三日下的高度;在迦叶佛时期,有二日上二日下的高度;而到乔答摩佛时只剩即刻上即刻下的高度了。该经解释说,四佛乃是在一个中劫一个中劫地先后出世的,拘楼孙佛与拘那含佛间隔期间里大地增高一由旬;拘那含佛与迦叶佛间隔期间里大地又增高一由旬。随着大地的不断增高,方广山便相应地降低了。《本生缘起经释》 注 载,迦叶佛与乔答摩佛间隔期间里,大地增高了一又四分之三由旬。《精义摄要》说,世界从远古之初至今,大地增高了三又四分之三由旬。

巴利文经中说,神通广大之士伸手可及威力无穷之日月。《清净道论》经释、解、注疏中对此解释说,日月运行于离大地42000由旬之处,能触及日月,可见神通广大。

所言42000由旬的高度,是经释家们写世界初始时的高度。远古之初至今,大地在逐渐增高,因此现在应从42000由旬减去三四由旬。

据《清净道论注疏》关于过去四佛彼此间隔的时间内,大地大约增高四由旬之说,可知因拘楼孙佛出世在第一个中劫,现今应是第四中劫。

倘若根据《弥兰陀王问经》所说,在住时的无央数劫度过了六分之一以后提婆达多分裂僧团。我们可知乔答摩佛就在此时出世。前三佛则是在此前诸中劫里先后出世的。至于何佛在何劫出世?现今处于何劫等问题就不清楚了。因为那先长老认为住时的无央数劫含64中劫,还是20个中劫并不清楚,所以也就无法进一步推算了。如果住时无央数劫包含的是20个中劫,20除以6,商数是 ,那么现今理应是第四中劫。为与往昔的经典记载一致,采取20中劫的说法,也只能是与经典中提及的第四中劫相吻合,那么余下的16中劫多的时间就应是提婆达多在无间地狱受难的时间了。但是这又与经典作家们说提婆达多在整个中劫中遭受无间地狱之苦的见解不尽相同。如果采用64中劫的说法,64除以6商数约为11,余下53劫,这也无法算清。

《论事释》、《增支部经释》、《小品经释》、《若用藏经释》 注 、《如是语经释》 注 、《根本经注疏》、《阿拏律注疏》、《增支部注疏》、《精义释》等九部经一致认为,凡分裂僧团破和合僧者其所受无间地狱的时间,只是中劫中的一劫。上述经释家们的解释,虽在《弥兰托王问经》问世以后,但却未参考引用该经,仅引用了三次佛经结集上的一些老经释,得出的结论。因此,很难根据《弥兰托王问经》提出的看法,只能据《相应部释》、《本生缘起经释》、《精义摄要》、《清净道论注疏》等经典来说明诸佛出世的先后所处之劫和现今之劫乃第四中劫。

《缅甸大史》没有引用上面我们指出的这些论证,也不清楚那先长老的主张,却写道:“以64中劫计,将住时无央数劫分为六份,现在所在的劫是第十一中劫,拘楼孙佛是在第八中劫成佛的。”等等。

劫抵汉达瓦底王之父、劳加曼昂施主德宁格内王时期,编纂的《缅甸大史》及其后历代对上述问题,长期均以假乱真,以真为假,真假不分,直至罗陀那补罗的第四次建造者、象王之主、白象之主、具有智慧、权力和威望的本朝国王陛下编纂本史时,才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弄清真假是非。

关于拘楼孙佛至乔答摩佛等四佛出世问题的考证至此结束。

[1] 阿蒂阇ādicca,意即:太阳神。

[2] 即:未来佛,我国常称之为弥勒佛。

[3] 《大品经释》 suttamahāva ahakathā。

[4] 《佛陀史经释》 buddhava ahakathā。

[5] 《本生缘起经释》 jātakanidān ahakathā。

[6] 《若用藏经释》 cariyāpiaka ahakathā。

[7] 《如是语经释》 itivuta ahakathā,亦音译为《伊谛佛多伽》。是巴利文经藏《小部》中的一部经书。

(42)南赡部洲形成之说

据巴利文《典尊经》 注 所载,南赡部洲方圆10000由旬,其中山林3000,河川3000,众生居住4000。因众生行为不端,河水为患,河川面积扩大为4000,众生居住地缩小为3000。10000由旬的南赡部洲,北部宽广,南部如牛车前端状。《精义释》载,南赡部洲南北长10000由旬,东西宽10000由旬。

《缅甸大史》却说:南赡部洲呈三角形。西南端至北端10000由旬,北端至东南端10000由旬,东南端至西南端也是10000由旬。与巴利文《典尊经》不符。

在此外沿3000由旬的南赡部洲北端长着一棵蒲桃树,树的主干粗15由旬,根部至分叉处高50由旬,分叉处至树梢高50由旬。果大如瓮,香味如仙食。生长蒲桃树的南赡部洲北端有座大雪山。该山直径3000由旬,周长9000由旬,山高500由旬,比众生居住地3000由旬还宽广。大雪山中有84000座山峰,七个直径50由旬、周长150由旬的大湖,七大湖名为:阿瑙达塔湖、甘那蒙陀湖、罗陀伽罗湖、萨丹陀湖、拘那拉湖、曼达纪尼湖、悉哈勃巴达湖。围绕着阿瑙达塔湖有五座山,即苏陀夏那山、塞达拘达山、伽拉拘达山、乾达摩陀那山和给拉萨拘达山。五座山均宽50由旬,长200由旬,高200由旬,山峰呈乌鸦嘴状,皆倾向阿瑙达塔湖。据《精义释》载,苏陀夏那山为金山,塞达拘达山为七种宝石山,伽拉拘达山为宝石山,乾达摩陀那山则全由山梁山谷所组成。《最胜者庄严经注疏》则说全由有斑点的红宝石组成,给拉萨拘达山是银山,乾达摩陀那山内部呈翠绿色,充满沉香、伽兰香等十香之味,外部如用各种各样药物覆盖着一般,每逢黑分白分持戒之日,就会发出火焰般光芒。

该乾达摩陀那山乃辟支迦佛们之居所。有称之为难陀牟拉的黄金窟、红宝石窟、白银窟等三窟。在红宝石窟附近长着一棵高一由旬粗一由旬的曼珠萨伽神花树。树上开满各色各样的陆花和水花。当辟支迦佛陀众仙尊集会之日,百花怒放。

阿瑙达塔湖的湖床全是鸡冠石板,有着清澈碧绿的湖水,水中游动着琉璃般身体透明的鱼龟。湖畔有多处辟支迦佛、罗汉、仙尊、帝释、神明等嬉水、游玩的长廊阶梯。

《缅甸大史》说,湖中无鱼龟,只有琉璃般透明的湖水。与经典不符。

阿瑙达塔湖有四条管道,西面有条象嘴般管道,其中流出之水从右绕湖三周后,朝西汇入西海;北面有条马嘴般管道,其中流出之水从右绕湖三周后,朝北汇入北海;东面有条狮嘴般管道,其中流出之水从右绕湖三周后,朝东汇入东海;南面有条牛嘴般管道,其中流出之水从右绕湖三周后,朝南沿着60由旬的盘石河床流出。那绕湖12周的河称之为阿伐陀恒河。那沿着60由旬盘石河床流的河称之为甘那恒河。

沿盘石河床流出之水拍击着一座山。拍击起的浪有四分之三由旬宽,直冲60由旬高的天空,飞越高山,落在蒂英伽拉石板之上。在60由旬高空中飞流之水,称为阿伽萨恒河。落在石板上的水,其力甚大,使石板裂开,形成一个方圆50由旬的大湖,称为蒂英伽拉抱卡罗尼湖。湖水继又穿透石板流出60由旬。穿石流出之水称为巴哈拉恒河。巴哈拉恒河水又穿过大地流出60由旬。穿地流出之水称为优曼伽恒河。优曼伽恒河流出之水又撞击着毗阇山,于是又像五指一样分成五条河流。这五条河是:恒河、耶牟那河、阿纪罗伐底河、萨罗布河、摩唏河。五河流向人间,汇入南海。

《缅甸大史》载,此五条大河各有100条小河,计有500条小河。经典上未提及每条大河各有100条小河之事。《增支部经释》等只记有,大雪山周围流淌着500条小河,使雪山更显得壮丽。

经典记载,南赡部洲众生居住的3000由旬的中部,有一中天竺,南北长300由旬,东西宽250由旬,方圆900由旬,中间大,两头小,状如牛角瓜鼓。

《缅甸大史》上则写道形如岛状。

中天竺之范围,东至津格拉村,东南以珊拉伐底河为界,南至德达甘尼伽村,西到杜那婆罗门村,北至优蒂罗陀阇山。中天竺之中心,为众佛成佛的菩提座圣地。围绕着圣地的是许多大小国家。

这些国家中有16大国,即鸯伽、摩揭陀、伽尸、拘萨罗、伐纪、末罗、捷提耶、温萨、拘流、般遮罗、末阇、都罗娑那、阿萨伽、阿温蒂、犍陀罗、甘菩遮等。上述16国乃根据《增支部》三集所记转述。

词典中也有21国之说,即拘流、释迦、拘萨罗、摩揭陀、悉毗、羯陵伽、阿温蒂、般遮罗、伐纪、犍陀罗、捷提耶、翁伽、毗提诃、甘菩遮、末陀、婆迦、鸯伽、锡兰、罽宾、伽尸、般陀伐等。

词典中还有20大城的记载,即波罗奈、舍卫、吠舍里、密提拉、阿罗毗、拘萨姆毗、优阇尼、呾叉始罗、恰姆巴、娑羯罗、矢收摩罗纪梨、王舍城、迦毗罗卫、娑葛陀、因陀波榻、优伽塌、华氏城、泽窦陀罗、僧伽夏那果罗、拘尸那等。以上诸城乃释迦牟尼在世时的城镇。

《大史注疏》中载,摩诃三末多王开始的334569位君王所治理的城镇有21个:拘沙娑堤、王舍城、密提拉、波罗奈、迦毗罗、诃梯补罗、伊伽阇库、伐纪罗穆提、摩都罗、阿梨榻补罗、因陀波榻、拘萨姆毗、乾那鼓恰、鲁阇那、恰姆巴、呾叉始罗、拘尸那、摩梨提耶、迦毗罗卫、拘梨耶、提婆陀哈等。

[1] 《典尊经》 mahāgovindasutta。

(43)村、镇、城之区别

《疑惑新注疏》 注 载,无城墙和市集者称为村;仅有集市无城墙者称为镇;有城墙又有市集者称为城。

据《波罗市迦经释》载,倘若在一位君王的国家里,仅有一处民众居住点,可称其为“邦”;如果一个国家里诸般齐备,则可称之为“国”。

《缅甸大史》中则记载说,有市集和城墙的地方称其为城;只有城墙无市集,或只有市集无城墙的地方,称其为村。并说此乃根据《大史》所作的解释,然而《大史》并无此说,可见此种解释与经典不符。

[1] 《疑惑新注疏》 kakhāika。

(44)都城之七条件

据词典和《君王格言》 注 里说,若要成为一座都城,必须具备以下七条件,即需有:一国之主————国王;多谋善断的大臣;友善的邻国君主;装满十宝和七谷的仓廪;坚固的城墙、门楼、河壕、沟堑、平台与通道;富强的国家;强大的军队。

另,《增支部》第七集载,都城的七条件是:坚不可摧的城郭;深固广阔的壕堑;宽敞的卫城跑道;充足的武器装备;众多的兵勇士卒;聪明机警的守关人员;高耸入云的城墙。

《缅甸大史》说:按《增支部》第五集注疏载,坚不可摧的城郭、宽敞的卫城跑道等为都城的七条件。但未见《增支部》第五集注疏中如此说。该书将内城门柱与外城门柱作为两条件列入都城七条件之中,但没有壕堑一条。巴利文经典一般将城门柱和壕堑作为两条列入都城七条件之中。

[1] 《君王格言》 rājaniti。

第(6/8)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闺蜜同穿八零!硬汉难撩,不行就离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沉睡五十年,醒来儿子都成大佬了?日记:系统穿越变婴儿,我还得内卷玩疯癫汉末暴君,我爹是董卓抱歉,我们队长她是六边形战士武侠世界,我自带熟练度面板师妹莫松手,宗门希望你别走!拔剑百年,下山即无敌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开局:召唤锦衣卫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本色绝色妻子太子倒台后,新帝囚我入罗帐你惹她干嘛?小师妹她修缺德道女尊:我家夫郎各有千秋青云一品【犬夜叉】白月光与朱砂痣绝症晚期,恶心父子我不要了下乡后,我的仕途扬帆起航重生官场后,我先娶了省长爱女假太监,开局女帝跪求我解毒娇妻出轨白月光,我直接猛的一脚将她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