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兰芳本地人,对大陆没什么成见,听说这些年大陆也有钱了。我老公一家,主要是喜欢听湾湾的宣传口径——那些媒体你也知道的,都是逮着大陆不好的例子说。”
陈丽却比丈夫更小心一些,在旁边扯了扯他的袖子:“少问几句,船长自有安排。”
大型海事公司都是上了船按月发工资、到港后再结尾款。
陈丽和龙五闻言也就了然:原来老板这次是去华夏。
顾鲲正要回答,驾驶舱门却开了。原来是顾盼看腻了海景,就从瞭望台下来避避风。
然而顾鲲却婉言谢绝了:“不用,这点油够了。”
她拿着两只刚煮熟的皮皮虾、把壳剥好,还准备了辣油蘸料,讨好地请顾盼吃。
不过如今是正月,只有两个最穷的船员肯加班,其他人都在家歇着呢。
“船长,我看这儿水深已经40米了,要不要先放浮标探探鱼?”
确定了能被雇之后,陈丽硬着脸皮追问:“顾老板,不知这次出海要多久?工钱能不能先结。”
160千瓦的主机,推着200多吨的船体,在碧绿的海面上划开一道航迹,直指北方。沙滩与椰树林渐渐远去,消失在海平线上。
……
他说的浮标就是鱼群探测器,原理就是个声呐,只不过精度比军用的低得多。
现在已经到海上,也就无所谓了。
皮皮虾是龙五刚才随手钓的。
陈丽连忙拉住丈夫:“你懂什么!说不定船长自有妙计。”
顾盼自然是大大咧咧打断了三人的闲聊:“哥,我刚出海前就想问了,你为什么不让刘叔帮你把油加满啊?”
陈丽看怕丈夫得罪老板,连忙私下拉着顾盼到一边,曲线说合。
他们显然是看在预支薪水的份上,才主动找活干。
普通船长看到手下这么主动卖力,应该会欣慰,但顾鲲却不:“不急,到时候我亲自探鱼,你来帮我掌舵就行。”
几分钟后,船尾甲板,陈丽陪顾盼坐着看海。
顾鲲闻言颇感意外,哂笑道:“看来你们对华夏的现状一无所知啊。不过决策上的事情轮不到你们操心,只要照着我的吩咐干就行。”
这俩船员还是一对夫妻,男的叫龙利,女的叫陈丽,都二十五六岁年纪。皮肤粗糙,一看就是风吹日晒的。
90年代吃皮皮虾的风气还没火起来,南洋热带海域到处都是皮皮虾。
因为贫穷,前世他俩跟顾鲲还有点同病相怜。
陈丽叹了口气:“他们是新移民。我公公解放前是小诸葛白司令的兵,50年逃到越南,被法军缴械遣送到西贡富国岛。
但顾鲲是新船主,不先给钱的话,对方也不敢跟他干,万一他赖账跑了呢。
龙五比较耿直,就出言劝谏:“船长,原来您是打算去华夏卖海鲜?我说那里人很穷的,连茶叶蛋都吃不起,名贵海鲜肯定会滞销吧。”
顾鲲:“不是信不过,是这次我们要出远海,时间很久,开始几天除了很值钱的鱼,其他都没必要捞。反正最后上岸之前,鱼舱能装满的。”
顾盼当然做最轻松的活儿,只负责瞭望,瞅着点引水就行。
刘民怕顾鲲不满意,还帮着说好话:“你别看他俩黑瘦,干活可有劲儿了,还不偷懒……”
刘民有些意外,因为他报的油价很公道。
“发现鱼群了,准备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