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逻队长一下子就眉花眼笑,吩咐收队:“这种天气都敢出海,还是一个人开船,够爷们。我在古晋港巡查有十几年了,你是我见过开船最稳的。”
顾鲲也不贪,捞到苏眉后,立刻单独给苏眉腾出一个网厢,尽量确保每一条苏眉都能活着回到港口。
20吨的小渔船,在海面上就像一个麦田圈的伏地魔。敌人不接近到10海里内,对海搜索雷达和人类瞭望手都发现不了这么小的目标。所以哪怕他的船马力小、慢得跟前列腺移动似的,只要能绕行苟住,就完全不怕。
顾鲲递了一篮子皮皮虾、几条大石斑鱼,让大家分了。
至于被腾出来的杂鱼,就直接丢甲板上,回港按死鱼卖好了。
顾鲲不慌不忙,减慢了速度,准备好证件配合。
在大马,华人大约占三成,而在古晋则达到了一半,所以这座城市的春节氛围非常浓厚。加上这两天风浪又变大了,几乎没人出海。
并不是指望海鲜卖多少钱,而是借着海鲜的幌子财富洗白。
“靠天吃饭运气好,大家沾沾喜气。我是从兰方来的。”顾鲲很会说话。
队长脸一沉:“放屁!就凭这小破船开得到越南菲律宾么?你让他去哪走s?人家肯孝敬几条石斑你还想怎滴?”
因为越靠近海,捕捞难度越低,那些划着小木船的人都能跟他抢生意。回去时离海岸远一些,鱼获就会比较多。
苏眉鱼可是爪哇海比较值钱的鱼种了,在古晋收购价也能卖到50令。
这次出海,捕捞海鲜的活儿是不能偷懒的。
“鲷鱼算5令一磅,石斑南蚌算8块,黄鳍龙虾30几……这里大概六千令。”
“刚才雷达边缘怎么好像有个点闪了一下?”
跑过海的人都知道,抓虾蟹、贝类都是有专门的虾网、贝网。
做完这一切,他连忙选准航向迂回,风紧扯呼。
阎王有阎王的菜,小鬼有小鬼的菜。
以顾鲲目前的装备,硬扛就是找死,跑也跑不过,所以只能是在对方视野之外就赶紧绕。
“过奖了,大家也辛苦。”顾鲲微笑着送客。
这么多钱,光靠五千令的海鲜利润怎么洗得白?
可惜鱼的品种不怎么值钱,都是些沙丁鱼、马面鱼、鲭鱼。
看到不值钱的不下网,只有开挂定位到名贵鱼群才撒网。
何况如果他开着空渔船去古晋出货,也容易让人怀疑。
“妈祖啊,居然还有人这种天气出海打鱼?这是穷疯了,还是艺高人胆大。”
顾鲲这种小船,有关部门都懒得管报备,才有一线员工“见者有份”的操作空间。
顾鲲也不想鱼死了掉价浪费,所以有了4吨保底之后,第二天开始捕捞作风就收敛了些。
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巡逻艇船长在望远镜里看到顾鲲飘摇的渔船,忍不住惊叹,然后往后一招手,“兄弟们干活了,给我靠过去!”
半小时后,顾鲲的小船在印尼渔政船西面15海里,对向错身而过,成功逃之夭夭,越驶越远。
顾鲲顶着7级风雨回航,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别的渔船。离港口还有三四海里的时候,才遇到了港务的巡逻艇。
同一时刻,印方巡逻船的观测舱里,几个印尼人咧咧了几句,就没当回事儿。
顾鲲一如既往地自言自语着,拿个小本记账,很快就点清了。
捞到了第一个,后续的重复性工作就熟练多了。
蟹本来也有看到,但顾鲲不想冒被夹的危险,犯不着。
巡逻员里有个新来的,立功心切,不甘心地低声问:“头儿,这就算查过了?万一他走s呢?”
不过,在海上,小意外总是不断的。
不过,五千令改善生活是够了,要想掩盖他的“巨额来源不明财产”还远远不够。
打定主意后,就开始回航。
两分钟后,两船靠近,巡逻船长用扩音器大喊:“停船检查!哪儿来的,没见过你的船!”
仗着他如今天赋异禀的水下定位能力,哪怕找的时候误差个几海里,也都能慢慢缩小范围、锁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