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人问完后,兰大尚书露出一个蜜汁微笑来:“那正是本官家那不成器的幼子。”
几位大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就有人问了:“不是,兰大人,你这是看好那一位?”
那一位是指晋王。
大家都有些不太相信,毕竟兰大尚书一贯可就是陛下的心腹,唯陛下一人,怎么会在今儿个早朝上维护晋王呢?
难道这个老狐狸有什么特殊消息渠道,想提前站队了?
兰大尚书一脸正气凛然:“诸位不可妄议。本官只忠诚于陛下一人!至于本官那不成器的幼子说的那番话,不过是年轻人的一时意气,也是真的看不惯这小人行径。”
“用犬子的话,不能让在前线奋战的将士,流血又流泪啊!若今日真让他们得逞,寒得可不止晋王的心,更是广大将士的心啊!”
诸位大人嘴上附和,心里都暗骂:“信你的鬼!你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保不准又憋着什么坏呢!”
虽然这么说,不过兰大尚书都表态了,某种程度上,那就是陛下的态度。
大家自然就更不会说什么了。
只是心里都有了计较。
接下来的日子,每天都有封赏的消息,京城每天都热热闹闹,欢天喜地的。
各家吃升迁喜酒都吃疯了,京城酒楼的厨子都被一抢而空了。
晋王已经是王爷了,封无可封,于是就推恩到了他的子女身上,嫡长子为晋王世子,嫡次子也被封为了郡王。
有可靠小道消息从宫中传出来,皇帝好像要立后了。
已经吩咐了内务府在筹备立后大典。
当初皇帝的原配皇后死后,这么多年皇帝一直未曾立后。
如今这个消息传出来,大家很快就意识到,立后虽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只怕是要确立继承人了吧?
看这个势头,大家都在猜测,肖贵妃被立为新后的可能性最大。
若是如此,晋王的身份地位就高出了其他皇子一大截。
再加上晋王如今在朝堂和民间的声望,差不多就是隐形太子了吧?
有了这个炸裂的消息,接下来朝廷和西戎谈判,让西戎用若干银钱,还有马匹牛羊,以及割让土地,来赎回西戎王和一干俘虏的事,就没多少人注意了。
直到年前,皇帝的封后圣旨终于下来了,封肖贵妃为后。
同时还有一道圣旨,立晋王为太子。
封后和册立太子大典,都在明年三月举行。
两道圣旨,犹如两道惊雷,劈得京城上下头晕目眩,一时半会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等到反应过来,宫里贵妃那里,宫外的晋王府,那可真是炙手可热。
每日门房收的拜帖都论筐装。
大家都赶着烧这两口热灶,想搭上点关系呢。
连年都无心去过了。
而就在腊月二十日这天,傅知易悄然无声的回到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