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主看看时辰差不多了,也不敢多留。
起身带着已经开好了方子的御医进宫。
皇帝知道了晋王身上的余毒还未清,自然是心疼这个儿子的。
派了齐老神医去晋王府常驻,让他只专心治疗晋王一个人,直至余毒彻底清除为止。
第二日,晋王就带病进宫觐见了。
虽然有皇帝特许的步辇,可大家都看到了晋王的气色确实不太好,看着就病病歪歪的模样。
晋王进了皇帝的御书房,父子俩在里面说了什么,无人知道。
只知道晋王被召见了两个时辰,然后出来的时候,人几乎都站不稳了。
最后是被人抬着出皇宫,送回晋王府的。
一时间宫里小道消息满天飞,大致都说是晋王快不行了,就算将来那毒解了,只怕也成一个废人了。
贵妃知道后,虽然出手镇压了几次流言。
只是也不过是表面大家不说了,背地里仍旧以极快的速度,流向了宫外。
朝堂上,大军凯旋归来,就该论功行赏了。
吏部和兵部这边,早就拟好了折子,如无人有异议,就能下旨了。
从主帅赵将军起,到下头的校尉,大家都没有异议。
唯独到了晋王这里,有人跳了出来。
说什么晋王贪功冒进,若不是后续有援军去救了晋王,只怕晋王带着的那五千精兵都要折损在西北了。
晋王虽然监军有功,可这过失更大。
不过晋王到底为国受伤了,大不了功过相抵也就是了。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哗然。
有反对的,自然就有赞同的。
两边人吵得不可开交,差点没就在殿上上演全武行。
皇帝端坐在上头的宝座上,冷眼看着下面的官员吵成一团,不置一词。
六部尚书,还有皇帝的几位心腹大臣,他们眼神多利。
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里头支持赞同说晋王功过相抵的,基本就是康王,魏王和寿王几位王爷的人。
这几位也真是掩饰都不掩饰,出面的不是自家的姻亲,就是明牌上自己那一系的人。
让几位大人真是没眼看。
手段这么粗糙直接的吗?
这跟亲身上阵有什么区别?
不是,你们几位王爷,手底下这么缺人吗?这种给自家兄弟使绊子,捅刀子的行为,不婉转一下?好歹找个明面上不是你们的人吧?
这样也能让他们高看一眼不是?
如今被几位王爷这么一整,说实话,有种你们这么蠢,就算你说得道理,都不想支持你们上位的感觉。
更何况,说的还没什么道理。
几位大人甚至有种,你们没跳出来,我们还能对几位王爷保留一点滤镜。
如今你们跳出来干的这事,滤镜碎了一地。
真是面目可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