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上街,但他已经可以想象这个视频对于年轻人的认知造成的巨大影响了。
视频的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视频传达出来的意思。
对于权威的蔑视与挑战。
这在开放的英国或许是一件好事,但大清,绝对不允许自身标定出来的权威受到任何的影响。
只是,一时之间,他似乎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有些东西,就好像潘多拉的魔盒一样,一旦打开了,人们见识到了里面的美好,再想要关上,那可就难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意思是:三个人中只要有我,就相当于有一个师的战斗力。】
孔子:“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几个人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
只是他刚解释完,就看到自己的弟子子路一脸的不服气。
“哦,子路,你有什么想法吗?”
子路理了理自己的衣服:“是这样的老师,我觉得他这个解释也没有问题。”
“呵呵!”
听闻此言,孔子笑着摇了摇头,缓缓站起身来,顿时,仿佛一座山峰一般挡住了太阳。
子路惊恐抬头,只能看到面前的一团阴影。
下一秒,惨叫声传来,子路被“德”抽的满地跑。
我孔老夫子顶不顶得上一个师不重要,反正教训你肯定是够了。
……
隋朝。
杨广坐在大殿上,脸色阴沉。
出征高句丽的计划,失败了。
就在这时,他看到了孔子。
当然,看到翻译的第一秒,他就有股想砸桌子的冲动。
他平生是混蛋了点,杀兄弑父什么的都是常规操作。
但上天也不至于如此惩罚他吧。
他是皇帝,不是傻子,这些东西,小时候还是学过的。
这乱七八糟的都是些什么啊?
不过很快,他就转变了思路。
这上面说的,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比如现在这句,三个人中只要有我,就相当于拥有一个师的战斗力。
隋炀帝突然一个机灵,又一个机灵。
他悟了!
自己征讨高句丽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自己的兵马不够多,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好的将领。
自己当务之急要找的,是像孔子这样,一个人顶一个师的将领,而不是再征调更多的民兵。
只要找到五十个孔子,不对,是五十个像孔子一样的人才,那自己何愁打不下高句丽!
想到这里,他有些坐不住了。
“各位,此次征讨高句丽,寡人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兵多将少。”
“你们可有什么优秀的将领推荐?”
听到这话,各位大臣都眼睛一亮。
隋炀帝这句话,摆明了就是想要提拔人才了。
那他们自然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推荐。
人不人才不重要,重要的是,是自己的人。
很快,隋炀帝就得到了一个长长的名单。
放眼望去,没有平民,全是勋贵。
只是其中一个,引起了隋炀帝的注意。
那个人是自己的表侄,是李渊推荐给自己的,名叫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