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论语”的真相】
看到这个标题,最先有反应的,自然是孔子了。
想到上一个关于司马昭的野史之炸裂程度。
即便是心性如孔子之淡定,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丝慌乱。
他可以忍受世人对自己的侮辱谩骂,但对于自己这样一个老头子来说,造黄谣实在不是前两者所可以比的。
究其原因,前两者是自己这个身份的人所允许的,也是符合世俗的,甚至,可以说是肯定会有的。
比如他在写完春秋之后,就曾说过一句话:“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意思就是,我知道会有人夸有人骂,但我的目的达到就行了。
但黄谣这东西,老实说就不该出现在世界上,更不应该出现在自己这样一个老头子身上。
这就好比,你可以说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头其实是个软柿子,或者说他是谁谁谁的走狗,居心不良。
但如果你说他其实是一个零,那这件事就比较让人害怕了,因为大家完全想象不到一个老头子是零是什么样子。
所以孔子一看到这个标题,就心头一颤,毕竟司马昭的例子就在眼前。
只是很快,孔子就从这个标题中挖掘出了更多的东西。
身为天下第一个老师,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显然不弱。
真相?
关于我的真相?
这么说,后世之人对我的误解很深了?
那这个视频说的真相,真的能解开世人对我的误会么?
如果真能解开的话,那你人还怪好的嘞。
还有一个问题,“论语”是什么?
孔子看向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路。
“子路,“论语”是什么,我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吗?”
子路点点头:“老师,我们准备在你死后就写一本关于你的书赚,记录你的思想帮助后人,那本书的名字,我们就准备叫做“论语””。
孔子:“你怎么知道我比你先去世?”
子路:“老师你的观察点好奇怪,不是你先死,难道还是我先死吗?”
孔子摇了摇头,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做讨论,转而教导起了众多弟子。
“说了多少次了,不要给我写书。”
“那关于我的书一写完,还不知道后世会怎么说呢?”
“啊,这,没事,老师,我们不在乎!”
子路一脸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表情。
你当然不在乎,到时候人家蛐蛐的又不是你。
孔子无语,决定不再理会这个弟子。
“再说了,为什么要把我说的话传到后代呢?”
“俗话说,一浪更比一浪强,你们要真的想把好的思想传到后代,为什么不吸收我的精华?”
弟子们全都羞愧的低下了头,只有子路依旧吊儿郎当,满不在乎。
老师说的再怎么天花乱坠,等他死了,写不写书他能管的着?
还不是由自己说了算。
乐jpg。
孔子教导完众弟子,本来想直接点开视频的,但是看着底下弟子那嗷嗷待哺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