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卷之六
第(4/4)页

主心腹痛,腎氣上攻痛,水磨塗外腎,散腰腎冷氣痛,療噎膈,引胃氣上升,及中惡,鬼氣,殺蟲。

按:檀香,芳氣上行,凡胸膈之上,咽嗌之間,資之理氣,亦辟惡、散結、除冷之藥也。

雷丸

味苦、咸,氣寒。有小毒。竹生之苓,大小如慄,狀如豬苓而圓,皮黑肉白,甚堅實。凡使,以甘草水泡二次用。

主散皮膚中熱結毒氣,殺寸白三蟲,瘡疥中蟲。作摩膏,除小兒百般積病。

按:雷丸,苦能殺蟲除濕,鹹寒能清熱消積,故主諸病。

琥珀

味甘,氣平。松脂入土,千年所化,生西戎者,色淡而光;生南郡者,色深重濁。手摩熱,可拾禾草,湯煮軟如膠飴。須防煮雞彈及青魚碗偽造。又一種黑色者,名瑿珀,入心、脾、小腸經。凡使,用水調側柏子末,安瓷鍋內煮三四時,搗粉用。

主安五臟,定魂魄,明目磨翳,清肺,利小腸,消瘀血,破結瘕,通五淋,殺精魅邪鬼,產後兒枕痛,金瘡,止血生肌。

按:琥珀、茯苓,皆自松出,然茯苓生於陰,琥珀生於陽而成於陰,故皆治榮,而安心、利水也。正以能燥脾土,令脾健運,肺氣下降,故小水可通。若血少而小便不利者,服之反有燥結之患。

南燭

味苦,氣平。生吳楚,山中甚多。葉光滑,而味酸澀,凌冬不調,七月開小白花,結實如朴樹子,成簇,生青熟紫,味甘酸,浸葉汁可作烏飯。凡使,枝、葉、子俱可用。

主止泄,除睡,強筋骨,益氣力,作烏飯資陽氣。

桐子油

味甘、辛,氣寒。微毒。以篾圈蘸起,如鼓面者為真。

主塗脛瘡,湯火傷瘡,吐風痰,喉痹,點燈燒銅箸,烙風熱爛眼。

海桐皮

味苦,氣平。生廣南。文理細密,體有巨刺,實如楓子,葉圓大而長,高三四尺便有花,紅色如火。

主赤白久痢,腰腳不遂,血脈頑痹,腿膝疼痛,疳,疥癬,牙蟲,漬水洗赤眼。

胡桐淚

味鹹、苦,氣大寒。生甘肅以西鹼鹵地。初生似柳、大則似桑桐,皮似白楊。津液入池(注:池,當為「地」,於義方允)中,與土石相著,狀如黃礬、硝石,重實而堅,多莢爛木,得水便化,磁罐封貯,勿見風。

主大毒熱,心腹煩滿,水和服之;風蟲牙齒痛,面毒火毒,瘰癧,喉痹,水磨掃之,取吐涎;牛馬急黃,黑汗,水研三二兩灌之,立瘥。

木芙蓉

味微辛,氣平。生各處,其干叢生如荊,高者丈許,葉大如桐,有五尖、七尖者,秋開花,如芍藥,有紅、白、黃各色。凡使,霜時採花,霜後採葉,陰乾用。

主清肺,涼血,散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痛。

按:木芙蓉,不寒不熱,性滑涎黏,凡毒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研塗神效;加生赤小豆末,尤妙。

山茶花

(注:原書氣味缺)

主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便、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

烏桕根

味苦,氣微溫。沉而降,陰中之陰。入胃、大腸經。凡使,慢火炙乾黃,乃用。

主暴水,癥結積聚,療頭風,通大小便,解蛇毒。

按:烏桕根皮,利水通腸,功勝大戟,不可輕用。

杉材節

(附:杉菌)

味辛,氣微溫。入胃經。

主煎湯洗腳氣腫滿,及漆瘡。治心腹脹痛,去惡氣及風毒,奔豚,霍亂上氣,俱煎湯服。

附:杉菌,主心脾氣疼,暴心痛。

按:杉材,芬芳辛溫,有開發之功,故主諸病。

棕櫚皮

味苦、澀,氣平。陳久而敗者良。凡使,燒黑存性,□俱同。

主澀腸,止瀉痢,腸風,崩中,帶下,及養血。

按:棕櫚皮,性澀,凡失血過多,內無瘀滯者,用之切當,與乳發灰同用更良。暴得血病,不宜遽用。

接骨木

味甘、苦,氣平。生各處。葉似水芹,木體輕虛,無心,折枝插地便生。

主折傷,續筋骨,除風痹。又痰飲、水腫、痰瘧,煮汁取吐。不可過劑。

味苦、甘,氣微寒。陰中微陽。生各處山谷。早採為茶,晚採為茗。入肺、心經。服威靈仙、土茯苓者,忌之。

主利小便,去痰熱,止煩渴,清頭目。與姜煎,治赤白痢;與川芎、蔥白煎,止頭痛,又解炙煿之毒。

按:茶之產地至多,要以味甘不澀,氣芬如蘭者為良。夫茶稟春初生髮之清氣,受深山云露之滋培,滌腸胃一切垢膩,非他草可比。世議其苦寒,不利脾胃,酒後過飲成癖,及多飲發黃消瘦之說,皆語其粗惡苦澀,品類之最下者耳。入治陰證藥內,去格拒之寒,與治伏陽意同。

第(4/4)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徒儿赶快滚,祸害山下美女去吧我闪婚霸总,渣男他不干了皇帝重生后怎么又开始沦陷了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渣男忘恩负义,嫡女重生送他下地狱七零娇娇女,高冷硬汉情难自禁官场从秘书开始重生90年,带着妻儿逆袭人生若无风雨便是晴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叶凡袁静出狱后离婚,妻子后悔不已让你送外卖,你第一单送地府?全球异变:异能修仙我都要晚年觉醒系统,仙子助我修行我都修仙了,还要读书?异能狱警,不稳绝不出手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今夜离婚,我转身二嫁顶级大佬大明:我天天摆烂,却被老朱拉去加班穿越后,玉帝想强制拆迁我非池中物重生渔村:开局赶海喂饱全家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