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静可太激动了,看看刚才那男人的样子,棱角分明的脸型,挺括的身板,这明显和村里人不同的气质,虽然没有黑狗子长的漂亮,但是人家一看就一身正气,这明显就是男主的标配啊。
姐~看看,我敢肯定刚才那人就是你那命中注定的人,你这是马上要开展爱情的节奏 啊!文杰看着异常激动的妹妹表示有点无语,怎么比刚才看见老虎还激动啊。
回想了一下刚才那男的长相,怎么有点记不起来了,就是个一般长相吧,没有妹妹形容的那么夸张啊,还命定的人,真是的,她得有多大的病才能像妹妹说的书里那样,为了这么个男人对抗那极品一家人,还为了他做生意赚钱来给他的事业铺路啊?
她图他什么啊,图他穷,图他不洗澡啊?真是想想就觉得扯淡。这边文杰没对赵凯产生一点兴趣,那边赵凯可是对文杰一见倾心了。
其实赵凯不是第一次见这姐妹俩了,他前几个月回家了一次,正好看见了正在取包裹的文杰和文静抱在一起说笑,那夕阳下的微笑如温泉般流进了他的心里,这几个月以来都会时不时的想起那温暖的微笑,这次回家他也是想接触一下这个令他魂牵的人。
回到家后就看见老娘正在那戳玉米粒,妹妹正在那编红绳呢,看见老儿子回来了李桂花忙放下手里的活。
小凯回来了啊,饿了吧,娘给你做好吃的白面条啊。李桂花拿着小扫帚帮儿子扫一下灰尘,就向厨房里走,儿子当兵了回家时候少,回家了可得给做点好吃的。
娘我不饿,晚上再一起吃就行了,您坐,咱俩好好聊会天,看着儿子可能真是不饿就拉着儿子的手坐回屋里了。赵凯的妹妹赵玲玲看见三哥回来了,娘眼里就没她了,心里是不舒服的,如果不是三哥每个月的津贴全寄回家她也跟着沾光,她还真不爱搭理他。赵玲玲拿了一杯糖水给三哥送去礼貌的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回屋了,她也没有什么能和三哥说的,还是让娘和他磨叽吧。
等妹妹出去了,赵凯回答了老娘询问的部队事情,等老娘问完了就想打听一下那个女知青的事情,但是还有点不好意思。
小凯啊,你今年也有23岁了,再不找媳妇就有点不好听了,前几年娘也没有催过你。娘知道你工作忙,以前想着你要是能在部队上找一个喜欢的人也是可以的,但是你当兵也好几年了,这也没有找到可心的,这次回来娘给你安排相亲了,最好这一次就能办好,能让你能有个后,娘啊就放心了。
听着老娘想给自己找对象,心里就有点痒。娘啊,我想找个有文化的,我在部队也学习了好多的知识,娶一个有文化的媳妇还是对我有很多好处的。
有文化啊,这就不好找了,这十里八村上学的女孩不多啊。没事,我找媒婆好好给你找,一定能找到的。
没事,娘你慢慢找,我不着急。赵凯是不能直接让他娘去找那知青姑娘的,他还不认识人家就直接让家里人去提结婚,这不是逼着人家姑娘嫁给他吗?他觉得自己在家的这段时间得多接触一下那个漂亮的姑娘,一定会用真心感动她的。
赵凯的老娘看着儿子那要求其实也想过村子里住着的那几个女知青的,现在的知青虽然是城里人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城。就算能回城那也不一定能和儿子过苦日子,她还是想给儿子找个能干活的媳妇,生了孩子后她就能在家看孩子了,让媳妇去上工。
找了知青那都是不能干活的人,这不是就是娶回了个主宗吗?那可不行的,她早就想好了,如果找媳妇只找两种人,一种就是岳家有能力帮儿子升职的,另一种就是农村能干活的媳妇,这样她也跟着享福了。
赵家因为赵凯的回来热闹起来了,家里的两个哥哥都结婚了,都有自己的儿女了,一大家子也没有分家。家里的老儿子和老闺女都没有结婚,想分家是不行的。
所以只有每天一大家子都一起做饭吃饭了,每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家里的经济大权全权掌握在婆婆手里,对于家里的唯一吃国家饭的赵凯,那也是表面上恭维的。
赵家爹娘因为有了个军官的小儿子,家里在村里那也是有头有脸的,想和他家结亲家的人家也是不少,但是他们都没有答应,就是想给儿子找个好的。
饭桌上看着老两口给老儿子夹菜,其他人都有点不舒服,这是宝贝疙瘩回来了就没有他们什么事了。饭桌上听见婆婆说要给老三找媳妇,两个嫂子就活泛了,其实家里的老三的工资是不少的,每个月也有483元钱呢,在农村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娘,您看我表妹行吗?我表妹你也见过,人家可是初中生呢,在家也是干活的好手。如果您要是觉得行,我明天就让她来和老三相看一下。
李桂花看着讨好的大儿媳妇,回想了一下她那个表妹,一下子就不乐意了。我看你是想屁吃,就你那长的像地缸似的表妹,长那样也想嫁入咱家,那是做梦呢?我看啊,你就是不想你三弟过的好,你这个心思歹毒的玩意,你给我出去,看见你就吃不下饭。
一家人看着李桂花连珠炮的骂人吓的纷纷跑了,反正吃的也差不多了,大儿媳妇还委屈呢,她表妹怎么了,不是长的黑点个子矮点吗,用的着这么埋汰人吗。就她儿子是天仙宝贝呗,她倒是看看她老儿子能找什么样的。
几个人都不愉快的各回各屋里了,不提各个哥哥怎么不乐意,就说家里的老姑娘,她可不管谁是她三嫂呢,反正想进她赵家的门就必须先讨好她才能进如果不讨好她就别怪她使坏了。
李桂花骂骂咧咧的收拾完就拉着老儿子说话了,完全把其他儿子当空气,还得是她老儿子孝顺,每个月都把工资寄回家。她可是要让老儿子养老的,不对他好对谁好。
她和老头子早就看明白了,这其他的两个儿子是靠不住的,各个都是耙耳朵,媳妇说什么就是什么,一点自己的意见都没有,这样的可靠不住。等她老儿子在部队等级上来后能随军了,他们老两口就和老儿子随军去,谁想种一辈子地啊,她可是要去城里当城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