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宣门胡同
今夜陈家的婆子小厮今日都忙的很,点灯结绸,鬓边簪花,新衣着身,暖黄的烛光映着白墙青瓦倒也热闹的很。老太太陈余氏于正堂前与各房媳妇孙儿们稍加叮嘱过后,便随这些年轻人外出看灯,自去歇息了。
东院春熙堂外,
一黄衣女子捧着漆红牡丹匣子走近,守门丫鬟笑到,“晴芽姐姐回来了,夫人等着呢,快去吧。”说完躬身打了帘子。
晴芽瞅了眼这丫头片子,不禁好笑,大爷今日陪夫人出去赏灯,众人得了一晚上的闲,也可出去玩玩看看,春熙堂的丫鬟婆子都不自觉沾了些喜意。
“知道了,马上就去,就数你机灵”,晴芽笑骂道。
待进内室,絮儿立刻接过匣子,拉开暗扣拿起一只云凤如意纹金簪,一边为女子装扮一边说到“夫人,这只金簪是谢夫人在您出嫁的时候特意为您打的,寓意夫妻和美,岁岁如意,可惜您都一次都没戴过,便趁今天这个好日子,带去与大爷一道赏灯,定能把那些个夫人小姐都比下去”。
女子手撑在妆台上,就这么歪着脑袋看这丫鬟絮絮叨叨的,不禁笑出了声,说到“怎么看着这今晚要与大爷去赏灯的是你呢,比我还要紧”。
站在一旁的晴芽也拿袖子挡着脸低头抿笑
絮儿看这主仆两人都没个正形,也不得紧,顿时气鼓鼓的说到“夫人,您怎么尽爱笑话我,我不说就是了。”,虽是闭上了嘴,让女子得了刻清净,但那嘴蕨的都快能上挂油瓶了。
她笑着摇了摇头,这丫头今日点了炮仗似的,想着还是坐直了身子任这姑娘打扮,遂了她的意吧。
片刻后,絮儿把檀木梳放回妆台,镜前的女子缓缓睁开了眼,二人便是自小伴在夫人身边,也是不免为之容颜惊摄。
天赐的容颜,这般仙骨诞在了高氏,独受上天多少偏爱。
只是家中管教甚严,不让这些带着瑰丽色彩的言论落在高氏女儿身上,是以这盛京众人皆只知王家女才貌无双,不知高氏女子风骨更胜一筹。
高盛妍甫一出生,得高氏老大人亲自取名,高氏盛妍,盼女儿家如灼灼桃花,肆意绚烂,而今嫁予这陈家整整好将满三年。
高盛妍抬手,指尖轻抚过发鬓,仔细端详了片刻。说道,“还是絮儿的手巧,待会子出门的时候许你去东杨大街买酥油饼子去”。
絮儿得了夸奖,高兴的眼里盛了蜜似的,甜丝丝的。还不忘伸手扶高盛妍起身。晴芽看着抬步往外去的两人,提醒道“夫人,大爷不是说前院的事一完便来接您么”。
高盛妍笑着回头看她,“你还真的打算在这儿干等着,我们直接去前院,也省的他来回路远”。
底下候着的小丫鬟呵呵呵的笑开了,夫人心疼大爷呢。
高盛妍闻言,神色微变,目光流转,看向外头渐黑的夜。
是啊陈循,我心疼你呢。
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稍加拾缀后,一行人便同往前院去了。陈循方才正与侯爷商议事情,说好的事毕便来接夫人外出游市赏灯,未料妻子先一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