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德八年,二月二,龙抬头——
宫苑,含元殿
经过这一番突然袭击,殿中气氛陷入一阵难以言说的安静。
大汉文武群臣列队在三层丹陛之下,身着一袭或红或青的官袍,手持象牙玉笏,交头接耳。
陈洛落座在一张鎏金刺绣的金銮椅上,俯瞰着这一幕,心头也不知是什么滋味。
他又能如何?
陈洛在说话之间,起得身来,就以清脆的声音开口道:“朕乏了,就依群臣之议,朕将皇位禅让给卫王。”
事已至此,他又能说什么?
乾德八年,二月二日,陈汉乾德皇帝颁布诏书,诏告臣民,卫王贤德,器量恢宏,应承天命。
自此,陈汉皇室在经过一百年多后,正式宣告寿终正寝,禅位给卫王,由是改立新君。
宁国府——
贾珩在殿中与群臣简单议了一阵,则在大批锦衣府卫的簇拥之下返回府中,身着一袭刺绣着蟒纹火焰团案的衣袍,举步进入厅堂当中,看向不远处的陈潇,柔声道:“潇潇。”
“群臣劝进了?”陈潇转过青丝如瀑的螓首,翠丽如黛的柳眉之下,清冽如虹的眸光莹莹如水,朗声问道。
贾珩问道:“你知道了?”
潇潇掌管着朱雀卫,知晓着朝廷的动向并不出奇。
陈潇手里端起一只雕刻花朵的青花瓷茶盅,轻轻抿了一口,语气多少有些风轻云淡:“今日那上奏亲政的御史,是我授意的。”
贾珩:“……”
潇潇这是怎么回事儿,这样大的事,先前为何不和他商量一下?
贾珩问道:“怎么这么突然?先前怎么不和我提前说一声?”
“生米做成熟饭最好,不然你又要说什么现在时机不大成熟。”陈潇剑眉挑了挑,眸光温煦,道:“况且继续拖着,也不是什么好事儿,中外迟疑,多滋事端,不若早定乾坤,人心皆安,方可重开新朝。”
什么事儿都要让她推一把才好。
贾珩问道:“这么说也是,如今已是一辞一让,过两天再看看情况。”
禅让就是这样,三辞三让,如今才一辞一让,后续还有不少“流程”。
陈潇瞪了一眼贾珩,说道:“此事早些定下,我瞧着你那后宫将来也要为东宫的事儿闹出好大一阵风波。”
贾珩点了点头,道:“我还未登上那个位置,如何定得下来,等到时候看看情况吧。”
陈潇翠丽如黛的柳眉之下,莹莹如水的清眸瞥了一眼贾珩,问道:“可卿为何至今没有男丁?”
贾珩摇了摇头,道:“此事,我也纳闷儿,不知原委。”
他真不是故意的,可能是时机未至,是故可卿膝下一直无男丁。
不过,白莲圣母那边儿应该有孕了吧。
陈潇翠丽如黛的秀眉蹙了蹙,清澈剔透的明眸当中闪过一抹担忧之色,道:“正妻无男丁在膝下,乃为取乱之道。”
贾珩道:“有我在,此事断不可能。”
陈潇轻哼一声,道:“这话未免说得太满了一些。”
贾珩道:“好了,先不说这些,这几天,内阁与文武群臣应该会再次劝进。”
陈潇又转而问道:“那你想好国号定为什么?年号为何?”
如果按照贾珩的封国称号,那么应该顺势定为大卫,但贾珩显然有自己的想法。
贾珩想了想,朗声说道:“定国号为夏,改元盛鼎。”
陈潇品味着贾珩所言的国号,道:“夏?泱泱之国,谓之华夏,如此国号,寓意美好。”
贾珩似有所指说道:“家天下自夏而始,来日或有一天,也自夏而终。”
当然,那时候应该是后工业文明时代,他的子孙后代所行的君主立宪制,可永葆苏氏国祚绵延,富贵长存。
陈潇那张清丽脸蛋儿上若有所思,道:“夏国,倒也好,不过时人或许不称大夏,而称华夏。”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应该唤作华夏。”
陈潇想了想,问道:“那新朝所行官制、服色呢?”
贾珩道:“中枢依然由内阁总领诸部百司,品级上再做提升,至于服色,仍为火焰之红,寓意骁勇忠臣一如满腔热血。”
他现在也不可能大刀阔斧,以免形成王莽制那样的混乱结果,一切还是以权力的平稳过渡为要。
等过了十来年,待他皇位坐稳之后,再根据情况调整。
陈潇点了点头,说道:“新朝新气象,人人皆能从新朝建立中得到实惠,方能心向于你。”
贾珩面色肃然,感慨说道:“是啊,不光是文臣,武将也会重议功勋,封爵以酬,封四王八公十二侯。”
这些都是他的四梁八柱,驱驰以平定天下。
而四王当中,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王,除却谢再义封为南安郡王之外,其他几位藩王依然如故,这是最大程度保证朝廷平稳过渡的方式。
而其他国公,则对文臣和武将皆封为国公,如唐时对文臣的国公封赏,只是三代不得承袭,算是有爵无传承。
陈潇道:“如今朝廷的文臣武将,还有地方督抚,几乎都撤换的七七八八,足够应对如今的复杂局面。”
之后的几天,果然如贾珩所想,大汉的文武百官再一次上疏,请求卫王执掌天命,而卫王仍是固辞不受。
又过了几天,大汉的文武群臣再次群起上疏,坚持让卫王禅位登基。
贾珩又一次上疏拒绝,而且这一次甚至拖病不出,闭门谢客,一副要固辞不受的样子。
整个神京城,都将目光聚焦在卫王是否接受汉室禅位一事上,京中百姓皆相议不停,基本对此事保持中立赞成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