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与众功臣子弟交好,这个人情,余庆自然是要给他们父子的。
这对父子都是难得的人才,日后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或许就就在他们父子身上。
父子二人收拾好了包袱。
跨在肩膀上,刚走出偏房,一位文书便笑着问道:
“陈老哥,恭喜恭喜啊,要不要兄弟们给你帮帮忙?”
陈凯旋笑道:“不用不用,我们父子东西也不多。”
“晚上记得去吃酒。”
“唉,好嘞!”
杏花巷离应天府衙本就不远。
父子二人很快便到了。
到了宅子门口。
陈凯旋拿出小桃给他们的钥匙,开了门。
看着新家,陈英提议道:“爸,为什么别人家的宅子,都挂着匾,叫什么府什么府的,咱们是不是也弄个挂上,叫陈府。”
陈凯旋道:“这可不是随便挂的。”
“所谓开府,在古代,是指大臣可以在自家办公,自由组建僚属,无大事传召不必上朝,才谓之开府。”
“也就是说,只有当朝大官,才能开府。”
“后世的南方,一些深宅大院,会悬挂什么‘大夫弟’,就是曾经有过大功名,大仕途的人才能挂的起的。”
“至于现在的那些大户人家,说什么自家府邸,什么的,那纯粹是往脸上贴近,府门上是绝对不敢挂什么牌匾的。”
“他们家,最多只能算是大院,而不算府邸。”
“这样啊,那老爹你努努力,争取早日当大官,带着儿子住大府邸,吃香的喝辣的。”
不等陈凯旋搭话,父子二人走进宅子。
陈英顿时就被重新装饰过的宅子吸引了。
只见原本空落的院落里,不但摆上了各种家用的东西,晾衣绳,石磨等,甚至还移栽了几棵梅花树。
寒风中,粉红色的梅花树晃动着枝丫,不时还落下几片花瓣。
让原本显得空旷的院落变得多了些生气,没了许久不曾住人的那种空荡感。
大堂中,也摆上了待客用的椅子,主桌。
父子二人又看了看房间中。
两间主房中,不但各自摆上了一张大床。
还有衣柜,桌子。
另外的一间客房,和两间厢房,也摆上了床。
只不过是客房一张,另外两间厢房各自两张,显然是给下人准备的。
陈英看得不住点头道:“瑾儿姑娘真是有心了。”
陈凯旋显然也是很满意,说道:“儿子,两间主房,你先挑。”
陈英道:“那我就住东边那间吧。”
陈凯旋自然就只能住西边那间主房。
其实两间主房不光是面积朝向,还是其中的装饰,都是一模一样。
所以父子二人谁住哪间都一样。
收拾好床铺和衣物,看看天色渐晚。
陈凯旋道:“今晚衙门里的人要来家里吃酒。”
“我先出去买些酒菜回来。”
陈英有些小心思地说道:“既然咱们家乔迁之喜,我也得知会余珩和那些勋二代一声。”
说完,陈英便要出门。
陈凯旋连忙叫住他,从怀里掏出那张韩瑾儿随的一贯宝钞递给陈英道:“儿子,你请人家吃饭,不带钱吗?”
“那些都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咱们出手也不能寒酸了,拿着。”
陈英推回去道:“还是你拿着吧,请他们喝酒,还要我掏钱?他们好意思吗?”
陈凯旋:“……”
怎么感觉儿子这话好像哪里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