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日后好好教教他,多让他下村子,多听听百姓的想法,日后不难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好官。
皇上那边现在缺人手,一时半会也招揽不上来又有能力又信得过的人。上次出了考题,选拔上来一些有头脑的,现在都派到各州县去实战考核了,状况跟小叔这里也都差不多,到时候谁做出了成绩,就会升迁谁。我觉得,咱们这里能做出来的成绩,肯定是别的地方望尘莫及的。
当初小叔说一定要留下来帮我,但是我觉得以小叔的能力来讲,只做个县令有点屈才了,尤其是往后国家经济需要改革推陈出新,正是需要像小叔这样有头脑的人去开拓新蓝图。
等这一批朝臣都凑齐了,国家机器才能正常的运转起来。”
何立新激动的无以言表,“焕焕……我……”焕焕对他不仅是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他心里的感激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来报答。
徐焕微笑道:“小叔,您要不是那块料,我今天也不能说出这些话,毕竟您在外干得好,我作为您的侄女面子上不也有光嘛!”
何立新眼里泛起了湿润润的光:“那你……日后也会离开这里吗?”
徐焕与何云谦对视了一眼:“我和谦哥两人准备在幕后推动着大燕滚滚向前!”
何立新懂了,焕焕不喜欢走上朝堂做那种呼风唤雨的决策者,她更愿意做一个默默无闻的谋划者……那我何立新就做挡在焕焕前面的话事人,把非议、抨击、批判甚至是打击报复统统都扛在前面,一定要让焕焕的想法能贯彻落实,让焕焕的思想能发扬光大!
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何立新又想到了家里边的事,便问道:“你把何翔安排的这么好,咱们家里那些孩子,我怕他们会有意见。”
徐焕淡淡的一笑,“我其实都安排的很好,有些事时机没到,我便不方便多说,都是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性格安排他们做事的,也一定会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大做强,发光发热。没有厚此薄彼,只看他们够不够努力。”
说完,徐焕起身,“小叔,那我们俩就回去了,明早要回基地去练兵。”
何立新“哦哦”了两声,又想起个事:“对了,刚才忘说了,我想在南门修一条通往乐陵州那个海平县的路。”
“海平县?”徐焕有点忘了这个地方。
“就是忍者第一次靠岸杀了不少富户的那个县城。”何立新解释道,“这样咱们以后去乐陵州就不用再从曲阳县那边绕一大圈过去了,只要咱们这边修一条路过去,咱们泰和县、海平县和曲阳县就形成了一个圈,通商更方便了。”
徐焕一拍手,“这个好!这个好!那就尽快组建修路队,再修一条通到海边的路,让严师傅去看看,在哪修一个港口合适,注意避开咱们的山洞出口,那里看看不行弄点什么遮挡一下,形成一个无人区。
小叔你没事的时候琢磨琢磨,有什么想法就让毛毛的手下给我们去信,不算大事的话,你做主就行。
我的原则就是要用长远的眼光搞建设,比如说,修路,反正也是修一回,干脆就修个四排车道的,万一以后这边贸易发达了呢?车马一多,别在因为路不好耽误了事。
要想富先修路!人跟着钱走,钱跟着车轮子走!有了路才能有一切的流通。
还有港口,咱们就提前想好了需要什么部门,直接把港口检验的、办手续的衙门和仓库也一并都建出来。
一些关于海关的条文规定估计朝廷应该也没有现成的,不如小叔你跟海平县那边多交流交流取取经,咱们这边自己先做一套临时条例出来,回头等朝廷出了统一的条例,咱们再对接更改。
守着海边,海货也是个产业,要不要招揽一些人把这个事业也搞起来呢?怎么搞?是建村子还是建工厂从附近的县城招工人?亦或者找商户跟朝廷联合经营?
总之就这些吧,小叔您慢慢琢磨,只要是有利于推动国家经济的事,您就当这里是个试验田,在这出错不怕,地方小好改正,别在以后的高位上出错就行,我相信有了这里的实践经验,小叔……您的未来不可限量。”
徐焕今天这一趟就是来给何立新醍醐灌顶的,一下子把他的脑窍给激活了。
徐焕没有想到,她今天随口一说的一番话,对何立新往后余生的影响特别大。
以至于他后来做了户部尚书都对焕焕今日说的话记忆犹新,依旧秉承着焕焕的信条砥砺前行。
后来他这个大刀阔斧实行经济改革的尚书,被称为史上最有经济头脑的改革先锋,被全国商贾大为崇拜,也被老百姓广为赞颂。
百姓不再只靠种地为生,农闲的时候有了更多挣钱的路子;
有了朝廷的宏观调控,不存在垄断经济,联营工厂遍地开花,有了朝廷的保驾护航,商贾们挣钱更公平,风险更低,纳税也更积极;
开海关,更是让商贾们无需内卷,因为出路太多了,小钱都不愿意忙活了,这样又让小商贩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没有苛捐杂税,百姓的钱包也鼓了起来,存款增多,幸福指数上升,消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民生经济形成了良性循环;
鼓励手工发明,鼓励开辟新的对外贸易之路,鼓励农桑畜牧新法,鼓励优生优育,鼓励建设新农村……
还有好多好多利国利民的政策都是出自于何立新之手。
但只有何立新和皇上一家知道,这些都是出自于焕焕的小脑袋瓜。
而焕焕则说这是大家的功劳,没有大家,她脑子里的东西恐怕只能埋没在乡间地头。大家都有出力,只有她出个点子,为了她的点子,大家都呕心沥血的去实现它,算起来,还是大家更辛苦。
第二天,徐焕跟何云谦早早地就启程返回了火器营基地。
李闯他们已经做出来三万颗手榴弹了,就刚开始慢了一些,后来越做越熟练,后面按流水线去做,速度更是越来越快。
但是他们一个也舍不得用,便想出来用同等重量的木棒做练习。
徐焕因此还大大表扬了想出来这个办法的马合,奖励了他十两银子。
徐焕回来之后,制定了一个三班倒计划:做手榴弹,体能训练,投弹训练,三个校尉分成三组,轮流执行这三个项目。
徐焕与何云谦每日除了体能和功夫的训练之外就是继续研究地雷和大炮。
又过了十天,火器营的人投弹的准头有了一定的水平,定点命中率平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
徐焕让他们也别光练右手,左手也练一练。
他们以为是怕万一右手被砍了,左手也还能用,这样就不会耽误战事,所以左手也得练得跟右手一样扔手榴弹有准头。
结果徐焕扶额道:“我是觉得你们的右手臂已经明显比左手臂粗了,不太好看!兄弟们啊,将来还娶不娶媳妇了呀?”
全营你看我,我看你,哈哈哈哈……都要笑死了,可不咋的,右肩膀现在明显就比左肩膀高了一点。
为了娶媳妇,左手臂赶紧也给它练粗!
这十天,徐焕领着他们跳绳、跳障碍、甩大绳、引体向上、开合跳、原地速跑,她自己的小肌肉都长了起来,以前这副身体跑一千米就不行了,现在可以突破到两千米了。
而她男人,据说极限是五十公里……那不就是马拉松选手吗?
徐焕说自己就是一只博美,而谦哥则是大德牧,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这辈子也别想赶上。
他们这边过得风平浪静,其他地方却已经闹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