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昂开车从黄山到河南嵩山用了95小时。
嵩山
中国五岳之中岳、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山脉
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西北部,西起洛阳龙门东侧,东止新密市境内,长近百千米,宽约二十千米。嵩山以河南巩义、登封、偃师交界为界,以东为太室山,以西为少室山,嵩山有72峰,太室山和少室山各占36峰。两山山体内多呈锯齿状山岭和尖锥状山峰。嵩山主峰地区受构造运动所致,诸峰在400米标高上拔地而起,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少室山主峰连天峰海拔1512米。嵩山地区人文景观众多,是历史上佛、儒、道三教荟萃之地,闻名于世的少林寺便深藏于嵩山的怀抱。
基本信息
英文名
mountsong
所属区域
所属国家
中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河南省
所属城市
郑州市登封市[1]
景区信息
景区类别
山地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景区级别
世界地质公园名录、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少林寺景区、中岳庙景区、嵩阳书院景区
嵩山位于北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嵩山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受蒙古冷气压,热低压,极地大陆高压和冷暖气团、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嵩山植被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丰富。受构造活动影响,区内产出煤、铝、钾长石、重晶石、磷、石英石、麦饭石等矿产资源。
2004年,嵩山地质公园获列世界地质公园名录;2010年,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9处世界遗产。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嵩山地理位置及美景
嵩山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4°23′31″~34°35′53″,东经112°56′07″~113°11′32″。嵩山是秦岭山系伏牛山系北支外方山的一部分,其西起洛阳龙门东侧,向东转向东北延伸至新密市境内。
气候
嵩山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蒙古冷气压,热低压,极地大陆高压和冷暖气团、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春季雨少风多,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由于嵩山的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导致其垂向气候差异明显,嵩山山下年平均气温为143c,年降水量为563毫米;山上年平均气温为85c,年降水量8247毫米。此外,嵩山地区降水横向分布呈现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夏季受太平洋高压影响,盛行东风;冬季受西伯利亚和蒙古冷空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春季冷空气减弱,盛行东风;秋季时夏季风和冬季风均有影响。
地质
嵩山的地质遗迹以其岩龄古老、构造复杂、地壳完整、出露良好而享誉地质界,有“地质百科全书”之称。在嵩山不到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连续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变质岩和沉积岩地层序列,地学界称之为“五代同堂”。
在长达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嵩山地区受到多次地壳构造演化。从宏观上讲,以“中岳运动”为界,划分为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两大部分。基底构造包含嵩阳运动、中岳运动,盖层构造包含少林运动、加里东运动、华里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
嵩山的太古界、下元古界地层构成该区基底,岩层走向近南北,晚远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盖层,岩层近东西向展布。
由古元古界嵩山群开始,不同时代地层中均保留大量代表性生物化石,主要包括嵩山群碳酸盐岩地层中的柱状、墙状和树枝状叠层石;五佛山群中的蓝藻、绿藻及带藻化石;寒武系和奥陶系的三叶虫及角石类化石;石炭系、二叠系中的腕足、珊瑚、有孔虫、介形虫、海绵等动物化石以及节蕨纲、真蕨纲、种子蕨纲、石松纲、科达纲等植物化石等。
地貌
嵩山的地貌变化丰富,山体自西向东横亘于豫西山地东部,奇峰连绵,陡崖嶙峋,河谷交错。主要包括峰林地貌、黄土地貌、构造地貌、流水地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