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51章地方志
第(2/2)页

鱼哥笑着说:“天冷了,午我熬点排骨给大伙补补,猪肝是看着新鲜就买了。”

“可惜,午我估计回不来,记得晚上给我剩点儿啊,我自己回来热热吃。”

鱼哥笑着说没问题。

我去了复印店,打了几百份广告。

印的广告语都一样,“现金高价收购家里老书老县志”,底下有我电话号。

花三百块钱找了两个人,我让他们去贴广告,重点放在老城区有住人的老房子周围贴,这是一种守株待兔大海捞针似的办法。

午我去了古玩市场,在一家店里买了十多本老书县志,和老板喝茶后成了朋友,他在本地圈子里经营了几十年认识的人多,通过他放话出去,说我高价收这类东西。

每个城市都有地方志,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由当时当官的人组织领导写的,这个专业,涉及到农业,水利,建筑,风水,美食等等。

另一种应该叫“偏志”,这个就杂了。

当时的什么都写,各种卦故事,佳人才子,风水志怪,桃色新闻,奇闻异录,写的人都坚称记录的都是自己听过的或见过的。

这种古书当年很好收,现在不好收了。

因为很多地方志,同时记载了很多“不知名古墓”的位置,盗墓的往往能从分析到蛛丝马迹,一夜暴富。

正如我说的,只要肯出钱就有人给送,第一天我们就收到了几十本地方志,年代跨度从宋代到清代,很多书都烂的翻不起来,全是真的,这东西当年就没造假的,不值钱。

深夜,旅馆房间内。

“把头,你看这段话。”

把头带着老花镜,拿过去看,这本地方志名字叫“鼎立记事”,是元代一个叫禹生的人写的。

书里前半段都没用,写的乱七糟的东西,可书后头,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儿。

“小生昔日光阴空余,遂驾马夜游,三更天,行至碉马城南,忽见一马队,数十怪人也,其皆蓄胡剃发,身披兽衣,形如蛮胡,状如灾民,余恐问从何地而来,即遭之恐吓驱逐,小生跟随至城东,观其车载木箱二十有余,细勘车辙,恐超千斤之重,又行余里,至山下河畔,忽起大雾,怪人隐入山林,不见踪迹,过后忆起,当为阴兵过道也。”

这我瞎编的,那书早没了,原记不清了,反正差不多。

意思是一个叫禹生的人晚上闲的慌,骑马去溜达,碉马城就是古代的康定县,他在城南看见了奇怪的马车队,像是胡人又像灾民,他问你们从哪来的,人把他赶跑了。

禹生不死心,又步行尾随,他看到车上有二十多个大箱子,因为车轮深,他认为箱子很重,这时突然起了大雾!等他从大雾走出来,惊奇发现,怪人和马队都消失了,第二天回想,他认为自己是晚上碰到了阴兵借道,所以将整件事记录在了书。

看完后,把头皱眉说:“这书上写的,马队和怪人应该就是当年逃难过来的党项人,说不定是贵族,可箱子去哪里了?”

“是啊!二十多个大箱子呢?!”

他们当时从宁夏兴府逃难过来,不可能什么都不带,说不定,那些大箱子里装的都是西夏皇宫里的金银财宝!

还有很多地方志没看,我起身跟把头说去找点吃的,回来接着看。

进到厨房掀开锅盖找了遍,鱼哥说晚上会给我留炖排骨,没找到。

“鱼哥,鱼哥睡了没?!厨房没吃的了。”

敲门没反应,估计是在阿春那里,我又下到二楼,透过门缝向内一看。

屋里没开灯,但亮着昏暗的床头灯。

阿春背对着我,她光脚跪在地上,双手好像正捧着什么东西啃。

我疑惑的推门进去。

“春姐,你吃什么呢?”

听到我的声音,阿春明显愣住了。

她一点点转过来了头。

第(2/2)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秦末:打猎养家,我替汉高祖斩白蛇我非池中物阮白慕少凌七年之痒,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慕少凌阮白与奶包妹妹合租的日子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阮白慕少凌从见到仙人开始综影视之我是反派他她儿子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天生凤命?捡到的夫君是幼帝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老婆身家都千亿了,我该不该躺?快穿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抓壮丁清宫之晚来天欲雪残暴新兵,开局横扫战友营失忆后,前任小叔诱她沉沦光棍修仙传杀手转行入军营权臣小叔子兼祧两房,亡夫现身了重走官场:高中学历的他青云直上靠山吃山,重生80后我苟在山村婚内你不满意,离婚你又怒又气权力巅峰:从临危受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