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日,朝廷久违的上起了早朝。
因为二十日的那一战,皇帝好些天都没上过朝,直到了这一天。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很多都是新面孔,皇帝看上去感觉非常陌生,于是他看向了几个老面孔。
老面孔只有几个他想看的了,户部尚书贺勉,兵部尚书李勤,刑部尚书黄怀良,新任吏部尚书章咨。至于其他尚书侍郎,皇帝都懒得看了……
“北镇已反,诸位爱卿想必都知道吧?不知哪位爱卿可有良策?”皇帝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前排的几个尚书面面相觑,他们能有什么良策?
皇帝叹了口气,看向了章咨:“章爱卿,你可有办法?”
章咨被迫站出来,他低着头道:“回圣上,臣以为,以为……以为……”
“你以为什么?快说!”皇帝不耐烦道。
章咨吓得跪在了地上:“圣上,北镇早已尾大不掉,只能缓缓图之啊……”
“缓缓图之?”皇帝冷哼一声,“等那伊宁养好伤,恐怕就要再次打过来了!还缓缓图之?”
章咨跪在地上不说话了,他无话可说了。
皇帝重重叹了口气,开口道:“朕意,调集大军,围剿北镇!彻底铲除这毒瘤!”
群臣闻言,纷纷抬头看向皇帝,一脸惊讶。
皇帝也看向了惊讶的他们,继续道:“贺勉,你去征调民夫,钱粮!”
贺勉当即跪了下来:“圣上,朝廷哪来的钱粮啊?京城封闭这几日,京城都已经开始闹粮荒了!城外的百姓都不送菜粮进来卖,京城的粮店,米价已经翻了三番了……”
“朕不管!对付北镇军,起码要调集二十万大军!李勤,你负责这件事!”
李勤也慌忙下跪:“圣上,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还是等粮草到了再调兵吧……”
“你少给朕来这一套!”皇帝气呼呼指着李勤,“你当兵部尚书,这点事都办不了吗?”
李勤脸色为难无比:“圣上,臣才德浅薄,臣请辞……”
“不许辞!”皇帝怒吼了起来,“你们都得给朕办事,谁敢请辞,朕一定……一定严惩不贷!”
李勤被噎的无话可说。
贺勉却说道:“圣上,钱粮实在是不足,就算调来了军队,若是后勤供应不上,这军队也打不了仗啊!”
“那你想办法去弄钱粮啊!你这户部尚书干什么吃的?”皇帝大怒。
贺勉抬头:“圣上,目前天下各州府,只有淮河以北有夏粮,江南跟西川的粮食还得等到秋收……可如今夏税都未完全收上来,收上来的,仅仅只有三成。目前户部账簿上的税收不过白银一百余万两,粮食四十余万石……这点钱粮,远远无法供应二十万大军啊!”
“那就给朕加税!”皇帝说出了这个主意。
“加税?”所有朝臣都懵了。
“不错,给朕加税!”
贺勉嘴唇打起了哆嗦:“加……加多少?”
皇帝道:“加到可以供应二十万大军为止!”
“不可啊,圣上!”章咨喊了起来,“那要的钱太多了!那样子的话,百姓会活不下去,会变成暴民造反的啊!”
“他们造反有什么可怕的!”皇帝大喊了起来,“区区暴民,不过是廯疖之疾,那北镇军,才是心腹大患!若是北镇不灭,朕的朝廷就得亡!到时候,你们也会跟朕一起亡!”
皇帝的声音响彻着整个金銮殿,所有人都被这话给吓得浑身一震。
而皇帝的话,也让整个金銮殿鸦雀无声……
这……这不是暴君吗?
但是没办法,皇帝现在还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这些大臣也只能执行。
但是贺勉却问出了一事:“圣上,京城还要紧闭城门吗?”
皇帝道:“派禁军严加看管城门!”
“可是……”贺勉面露难色。
“可是什么?”
“可是如今,城外的百姓,因为前阵子的事,已经不愿进京贩卖菜粮了。如果还要严加看管,重兵把守城门,这京城数十万百姓,只怕要挨饿啊……”贺勉无奈道。
“那就派禁军出城去买!这也能饿死人吗?”皇帝大怒。
“是……”贺勉无奈答应了下来。
朝议就这么在皇帝的一声声怒吼之下,最终将一条条政令给拍板了……
为了对付北镇军,皇帝已经疯了,他已经顾不上老百姓的死活了……不,或许他从来就没有在意过老百姓的死活……
随后,一道道圣旨,一条条政令被颁发了下去。
这些圣旨,政令,就如同一根根柴火,塞进了名为朝廷的灶炉里,将名为天下的那口大锅,烧的炽热无比……而百姓,就如同锅里的水,很快,即将沸腾……
皇帝朱桢,终究是从明君,庸君,昏君,最后成为了暴君……
两边都在拼命的积蓄力量,为最后的大战做准备,而此刻的浙江,也快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
六月二十五,黎辉率军直扑睦州,激战了一天后,从叛军手里夺回了睦州城,睦州光复。
当夜,一身铁甲的黎辉站在了睦州城头,朝北而望。他冷峻的脸上多了一道伤痕,让他看起来显得有些沧桑,可他并不在意,仍然望着北边,想着他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