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看小师弟这个样子,一下子就笑了。谁还不是过来人了。
师兄安抚的拍拍小师弟的肩膀,对上小师弟略显局促不安和懵懂的乌黑眼睛,语重心长道:“小师弟,你知道为什么这两个药效一样都是叫人说真话的药,价格却一个天一个地吗?”
小师弟摇摇头,他确实不明白,明明材料差不多,就是等级不一样,所以高等级的丹药叫金口玉言丹,另一个低等级的却叫吐真水,价格还相差那么多。吐真水买的人是最多的,但是买那个金口玉言丹也不少啊。人少就罢了,偏偏还有那么多人买,他有些不安。
那些人反应过来后不会反过来打他们吧?
就在小师弟胡思乱想的时候,感觉一只大手一下子扣住自己的天灵盖。
“小师弟,你啊——”师兄叹了口气,随后重新扬起笑。“人总是喜欢讨个好彩头的,金口玉言丹和吐真水,听名字你更想选哪个?”
“嗯,金口玉言。”小师弟眨了眨眼。
“那福寿绵延莲子羹和莲子羹,你选哪个?”师兄又问。
“福寿绵延那个。”小师弟好像知道了什么,却又抓不住。
为什么?
“哈,这就对了。”师兄笑了。他俯身,用食指轻轻戳了戳自家小师弟的眉心,笑问,“小师弟,你真的觉得那些买丹药的人不懂里面的门道吗?”
小师弟被问得一愣,眼看师兄转身就走,他连忙小碎步追上去问,“为什么?”
“为什么他们知道还要买?”
师兄弯了弯唇,伸了伸懒腰,双手枕在脑袋后面,有些懒洋洋的,“是啊,为什么?师兄也想知道答案呢,要不小师弟你去问问他们?”
小师弟愣了又愣,反应过来,连忙气恼的追上去。
“师兄!你又哄我!我要去和师父告状!”
“诶诶——错了错了。”
……
云水宗主峰大殿内。
一众丹修大能聚在一起,手里拿着那个金口玉言丹翻来覆去的看,跟研究什么稀奇珍宝一样。
嗯,换一个说法,好像看到了自己那失散多年的爱人的眼神。
“这个真的是那场大战后残缺的古籍里面记载的丹方?”一个丹修大能十分激动,看着手里那颗丹药眼红不已。
自那次大战后,修仙界大断层,各种功法和丹药在很多地方都有了断层,很多功法自此完全销声匿迹,当然也有残缺的,至于补全的也是算不上很多。
而残缺的丹方里面就有那个金口玉言丹,原名不叫这个,但是现在不重要了。
功能一样的啊。
“当真是那个不被修为等级限制的,能叫所有人都能说出真话的丹药?你们云水宗不会又是在框我们这些老头子的吧?”一个大冤种忍不住发言。
一种名为幽怨的眼神紧紧锁定在云水宗长老峰主们身上。
————注释————
【注1】镲:
是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即小钹(bo,念第二声)。或称镲子、铰(jiǎo,念第三声)子等。中国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所以也可以叫它黄铜镲和铁镲。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
这里描述镲的三种寻常击打方式,用手掌比喻,手掌动作是拍手即对拍一下后就分开的叫【平击】,手掌对拍后没有直接分开的叫【闷击】,当两只手手掌心互相摩擦时,叫【磨击】。这里我是简单的上网查了一下,本人对乐器其实没有很熟悉哈。
关于起源我看了一下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起源于华夏,一种起源于西亚,这里我就直接复制了——(1)起源于中国: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发现一些铜制或其他金属物品相互碰撞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便逐渐将其加工成乐器,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中国古代的“铙”“钹”等乐器与镲有相似之处,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逐渐演变出了镲这种乐器形式。
(2)起源于西亚:也有说法称镲起源于西亚地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就有类似镲的乐器出现。当时的人们用青铜等金属制作成圆盘状的乐器,通过相互撞击来发声,用于宗教仪式和宫廷音乐等场合。后来,这种乐器逐渐传播到周边地区,包括欧洲和亚洲其他地方。
这边起源于中国的说法中提到的“铙”(náo,念第二声)和“钹”是和镲很像的击打乐器,查图片看得脑子晕,现在也是傻傻分不清的状态。末尾我把查到的关于镲的图片放作者说里面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