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张绣看着贾诩,眼神中带着期待。
贾诩缓缓点头,道:“将军,刘备皇叔以仁德闻名天下,确实是难得的好君主,不如归降吧。”
张绣大喜过望,立刻起身宣布道:“传我军令,打开城门,随我迎接刘备皇叔进城!”
赵云见此情景,也忍不住大笑道:“恭喜师兄,日后你我师兄弟一同为主公效力,定会成为一段佳话!”
……
入城后,府衙内设宴款待。
张铭的地位仅次于刘备,甚至高于关羽和张飞!
但对于刘备这边的文臣武将来说,这完全是理所应当,没有任何异议。
宴会前,刘备也任命张绣继续统率西凉军,并命令他裁减老弱,招募满一营兵士。
张绣感到意外的同时,也为刘备的信任所打动,欣喜之余,立即向刘备行礼称臣。
唯有贾诩,尽管对刘备极尽尊敬,却只称他为使君,而非主公。
张铭看在眼里,心中明了。
酒过三巡,张铭找到贾诩。
“文和先生,您觉得这酒不合口味吗?”张铭问道。
“张军师误会了,酒虽好,但不知其来历,总有些许担忧。”贾诩回应。
“文和先生乃品酒高手,怎能分辨不出酒的来源?何不猜猜看?”张铭提议。
“那我就试试,莫非是出自荆州?”贾诩猜测。
“不错,文和先生还有顾虑吗?”张铭确认。
“荆州之酒虽好,但不能时常饮用,该如何是好?”贾诩提出疑虑。
“文和先生无需担心,既然您喜欢,我会确保您常饮此酒。若有所顾虑,不妨少量饮用,慢慢享受,待到能常饮之时,再痛快畅饮一番,如何?”张铭给出建议。
“这样很好,那就劳烦张军师了。”
“这是我应尽之责,只希望文和先生不要拒绝,来,干杯!”说完,张铭敬了贾诩一杯,贾诩一饮而尽,二人相视而笑。
尽管他们表面上讨论的是酒事,但实际上,他们已经达成了默契。
在张铭协助刘备夺取荆州之前,贾诩不会正式归顺刘备,也不提供计谋,对此,张铭表示理解。
同样地,张铭提出,贾诩可以旁观,但不能有任何异心或小动作,贾诩也表示同意。
至此,贾诩已落入张铭的掌控之中,张铭的目光转向南方。
“等消息传到那边,新野的蔡瑁恐怕会坐不住了。”
“能否南下,就看您的表现了。”
“蔡将军,别让我失望。”
新野城外二十里的荆州军中军大帐内,蔡瑁春风得意,一边品茶一边听取手下的情报报告。
“报!刘备军收编了两万多黄巾军后,正向宛城挺进。”
“目前距离宛城三十里处扎营。”
喝了口茶,蔡瑁轻轻挥手,帐内只剩下他和他的两个族弟蔡中、蔡和。他们都是蔡瑁的亲弟弟。
“大哥,真没想到刘备竟然击败了曹操,这太出人意料了。”蔡中和蔡和的神色有些慌乱,这几天频繁的情报让他们信心大受打击。
蔡瑁瞥了他们一眼,镇定地说:“慌什么?”
“曹操中了张铭的诡计才会被伏击落败。”他继续道,“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地行动,避免轻率进攻,以五万对三万,且对手还是些乌合之众的黄巾贼,我荆州精锐怎么可能输?”
“别小看张绣兵力少,他也能给刘备制造麻烦。”蔡瑁补充道,“主公之所以容忍张济和张绣叔侄在宛城多年,除了作为对抗曹操的缓冲,更是在提防那西凉铁骑。只要张绣的骑兵还在,刘备想要攻占宛城,代价将不止一倍。”
“到时候,我们坐收渔翁之利,接着,蔡家在荆州的地位也将凌驾于蒯家之上!”他描绘出一幅宏大的蓝图。
听着蔡瑁的规划,蔡中和蔡和的眼睛渐渐亮起。然而,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进来通报:
“报告!”
“前方传来紧急军情,张绣已经投降,刘备兵不血刃,占领了宛城!”
砰的一声,蔡瑁手中的茶碗摔在地上,碎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