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市政府一共有二十个组成部门,加上十六个直属机构,事情多如牛毛,光光祁同伟和高育良两个人,也只能讨论出六七个重点关注的部门,其他的部门,还需要普遍征求各分管副市长的意见,如果部门主官不调整,很多时候也需要组织部和部门主官谈话,以确定下属干部们的调整方向。
江州市的直属部门,大多以委员会称呼,和省份的厅与局不同,职能上也更加直接插手各领域的工作。
省份的厅和局对下属各地级市的部门,则是以方向性工作指导为主,江州市的各委员会直接就是干活的。
例如公安厅和下属地级市公安局,虽然是双重领导,但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的宗旨是不变的,那时候的祁同伟就是奈何不了有李达康罩着的赵东来,因为省厅各部门并不直管各地级市局办的人事和财政,大部分以地方党委政府解决,其他部门亦然。
但是江州市的委员会或者各局,对下属的各区局办就有直接管辖权,不管是人事还是财政,都是全权管理,这样相对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对于超级大城市来说,其实效率更高,养的官员规模更小,更省钱。
剩下没讨论出结果的机构,需要组织部配合,征询其他分管领导意见,形成动议,交给包括高育良在内的两名副书记的审阅,然后上五人小组会议,中间还需要纪委审核该干部的问题,避免带病提拔,最后交由薛书记拍板,常委会出结果。
这是市管干部(厅局级)的程序,如果是下面区管处级干部的升迁,则需要下属组织部推荐,通过市里的考察,大部分也是各区或者各委员会和局办自己决定了。
几年前在汉东的沙瑞金,之所以第一次人事动议就折戟沉沙,很大原因就是他这个副书记和组织部直接勾连上了,跳过了征询分管领导的环节,得罪了一大批人,也没有提前取得一把手吴书记的同意,加上人事规模太大,影响了汉东省整体的稳定局势。
所以,吴书记才直接全盘否定了他们的动议,哪怕他们选的人再合适,程序不对,那也是不合法的行为,绝对会引起大规模的混乱,最后甚至害得组织部长被调走,吴春林捡了便宜上位组织部长。
当然,如果沙瑞金当时成功,那他的收益就大了,虽然有可能留下相当的隐患,但是树立的威望可能会盖过一二把手。
其实他还是想多了,到了这个位置,谁还没点背景了,能经历多轮残酷争斗活下来的,谁还能好拿捏了。
京城二环里某会议室。
几名大佬同样在讨论人事,其中也出现了祁同伟的名字,正如祁同伟现在能随口决定一批干部的去留和前途,这个会议室里的议题也是祁同伟这批干部的前途和去留。
“建设部的情况很严重啊,甚至涉及到了几位老干部,王帅这小子,胆子居然这么大,全国各大城市光房产证就收了一百多份。
上上下下,委员级别的副职起码一半出事,下属各司,尤其是房产司和王帅出身的村镇建设司,几乎全部沦陷。
城市建设司也腐败了一半。
同志们,这个情况太严重了。”
另一名领导也是叹了一口气,涉及到建设,谁都知道油水多,但是这么严重,大家也是没预料到。
“领导,同志们,这次的情况太严重了,还好咱们是提前掌握。
我建议,干脆提前开始改组建设部,将里面的内设机构和职责全部厘清,加强监管,把内部清扫一遍。”
会议室里响起了嗡嗡的议论声。
“咳咳,同志们。我赞同提前改组建设部。
原先建设部的改组计划全盘推翻,找外面的干部来主导新的改组计划。”
一名领导发言了。
“我提议一名干部,江州市常务副市长祁同伟,怎么样
这名干部做事的进取心很足,而且年轻,能力强,顶得住压力工作。
再者,经过纪委的多轮调查,我们都知道,这名同志经济条件不错,能保持清廉。”
一时间,不少领导都开始点头,但是一名领导却开口了。
“我不赞同,祁同伟同志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是现在江州市更加需要他。
原本我们就预定在换届前,将现任市长高育良同志调任。
江州市市政府如果市长和常务同时调走,会不会引起工作上的短暂混乱。
这两名干部虽然各有所长,但是都是相当有能力的干部。”
另一名大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江州市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迅猛的同时整体环境却很平稳,这两名干部是功不可没。
可是组织原则必须要遵守,高育良同志在江州任职的时间太久了。
上次推荐的那名干部,他就没有看出来。
他的优点我就不过多赘述了,大家都能看得见,咱们也讨论累了。
组织原则如果妥协的话,很可能会对整体的发展产生坏处。
如果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工作节奏的话,先调走高育良同志,由高育良同志接手建设部的改组工作,再由祁同伟同志接任市长是否为妥。”
这话一出,哪怕是这个办公室里,也产生了小小的议论声。
“祁同伟同志年龄太小了吧,今年也才41周岁,就算过完年也才42啊。
这。”
其实无论是建设部的一把手,还是江州市市长,都是相当重要的岗位,祁同伟的年龄怎么算都才四十出头,领导们也感觉到不合适了。
赵蒙生看了一圈他的同僚们,知道这时候他该说两句了。
“祁同伟同志现在不适合接任江州市市长,我的建议是,他们俩都调走吧,高育良先调走。
祁同伟留到换届,由江东省党委副书记陈光伟接任江州市市长,同时在江州市班子内,提拔有能力的干部接任常务副市长。
您看?”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