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主官是干什么吃的?
这般大事,一点动作都没吗?
不休沐个三五天庆祝下?最好再发一波福利,大夏天的,不该有个消暑费吗?
当然,普通民众关心放假问题,有些读书人,关心的就不是这个了。
他们讨论的问题就是围绕两个了。
一个是曲端的处理问题。
作为西军降将,曲端本来在齐国朝堂就比不得根正苗红的梁山泊头领,如今又立下这般大的功劳,脱离野战军走上养老岗位,简直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甚至喝了酒的,都开始打赌曲端什么时候被调回来了。
心思阴暗些的,甚至连曲端如何死于意外都盘算好了~
当然,曲端的问题,只能是八卦,这事稍微议论下,证明自己见多识广就可以了,也不合适多说,更切身的事情,是朝堂再一次开疆拓土了。
开疆拓土=更多官吏需求。
这些读书识字,甚至就在燕京城太学的学生,实际就是齐国朝堂最大规模的官吏培养基地,平常学的就是如何为官做吏,还有一些,是要参与朝廷选才的地方读书人,反正都是要做官的。
所以,谁想去黄头回鹘那里?
齐国如今已经没了当年一步登天的好事,只要读书识字,人品不差,升官比生孩子都快,如今,便是有真才实学,那也是需要熬资历的。
而齐国升职的渠道,或者说资历要求,相当清楚。
在边远苦寒地区熬资历的,比繁华地区积累经验更快,如果是这种新近占领的区域,就更是有极大的加成,表现好的,三年镇长结束,就能做知县了,升迁之路可谓是快马加鞭。
就看是不是怕死了~
毕竟之前西夏新附,可是死了不少县镇官吏的。
··· ···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各人有各人的选择。
都是成年人了,自然要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的。
比如有些人,曾经想做皇帝,如今人家新皇虽然只有半壁江山,但是地位一日比一日稳固了,那这个曾经想做皇帝的,自然就容易出岔子。
纵观历史,杀兄弟、妻子、儿子最多的群里,就是皇帝,而且借口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窥视皇权。
大宋的皇位继承,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温和的了,一般不出人命,而且大宋的王爷,是最安分守己的一群,其他朝各种搞事,但是大宋不会,基本都是当个富家翁了事。
但是~
凡事都有但是。
人只要足够多,就一定会有异类,那只要王爷这个群体足够多,那自然就有雄心壮志的。
比如说赵楷。
历史上的赵楷,被金国俘虏,便是再有雄心壮志,雄才大略,那也是完蛋。
但是现在的赵楷不是。
赵楷一直都是跟着赵桓的,或者说一直都是在这个权力圈周围的,甚至因为南宋风雨飘摇,人才稀少的问题,赵楷还开始接触权力了。
这也正常,抛开大宋朝廷历历代闲散王爷的传统不谈,那赵楷确实算是相当优秀的人才了,人家是真凭本事考的状元,别管中间什么黑幕,最起码才学大略不假。
而且长相英俊,待人接物也稳妥,出口成章,擅长书画,然后就是~
曾经的赵楷离皇位很近。
赵佶,宋徽宗,如今的太上皇,对这个极为像自己的儿子,一直都是青睐有加,所以曾经的赵楷,也是有自己的班底的。
然后在南宋朝廷极度缺人的情况下,赵楷获得权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赵桓到底知道,军权不合适让一个王爷碰,所以赵楷只能做文官,然后一不小心就做到了礼部尚书的位置。
然后···
然后这个礼部尚书就越做越好,并且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来获得皇权。
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