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玄满心欢喜地走出了赵长忠的家门。
这一趟可谓收获颇丰,那三十一枚培元丹足以让自己修炼至炼体二重巅峰境界。
届时,一掌打出六千斤巨力,足以开山劈石!
不仅如此,从赵长忠口中,他还了解到夏国的武道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千年之前。
相传这些炼气法门最初源自道教或是其他神秘流派,而后经过历代武道大师的不断精简与创新,才演变成如今各式各样的内劲功法以及精妙绝伦的搏击技巧。
武道最为繁荣昌盛之时当属抗战时期,彼时大师云集,高手如云。
然而,随着大解放的胜利完成,武道逐渐走向幕后,大师级别的人物皆归隐山林不问世事,凡尘中的高手几乎是凤毛麟角。
武者按照实力划分,共有三个层级:外劲、内劲以及化境。
尘世间绝大多数的武者皆停留在外劲阶段,所修习者多为外功,仅仅懂得如何运用肌肉筋骨之力罢了,其实与常人无异。
而能够迈入内劲甚至化劲之境者,则寥若晨星。
内劲被划分为会、熟、精、绝、化这五个迥然各异的境界,而赵长忠已然踏入了内劲精通之境。
内劲的修炼难度极高,以赵灵儿为例便可窥得一二。
她自幼跟随祖父修习开始至今已逾二十载,方才初窥门径,达到“会”的阶段,距离精通尚有不小差距。
且不论整个夏国,单说江东一地,拥有内劲的武者亦不过寥寥无几的数家罢了。
在魔都市,除了赵长忠祖孙二人外,听闻市中心的百胜武馆馆长亦修成了内劲。
然而其修为低微,估计也就欺负一下普通人,赵长忠根本瞧不上他那点儿武艺。
要知道,即便修成内劲,也难以抵御一个手持枪械的普通之人。
苦修武功十载,却不及持枪训练三日,武道怎会不走向衰落呢?
这一点李青玄很是赞同,所谓武功再高也怕菜刀这是真理,君不见民国高手霍元甲,叶问,马永贞都不敌枪炮。
但赵长忠却言,若将功夫修炼至内劲巅峰甚或化境层次,则大不相同。
届时,化境宗师周身罡气环绕,甚至能够直面火器攻击。
只是宗师实乃凤毛麟角,李青玄便是赵长忠生平亲眼所见的第二位宗师。
“除了化境之外,赵长忠还提到,在化境之上据说还有一个层次,被称作先天境,具有各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威能。然而,那个境界如同云雾般飘渺不定,仅仅是一个传说而已,并没有人亲耳目睹过真实存在的例子。”
李青玄暗自沉思着。
他心想,如果内劲与炼体一重相对应,而化境则与炼体二重相匹配,那么先天境或许就相当于炼体三重了吧。
一旦踏入炼体三重的境地,即使没有特定的修仙法门指引,人体内部的劲力也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真气。
如此一来,便能够展现出一些修仙者特有的特质。
尽管这些看似神奇,但实际上也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伎俩罢了。
不过,连化境这样的高手都如此罕见,偌大的华夏大地也只有寥寥数人能够企及,更别提更为高深莫测的先天境了!
李青玄无奈地摇了摇头,决定不再去思考这种过于虚幻不切实际的事情。
也许曾经有人真的到达过那样的高度,但能否存活至今都是个未知数。
抛却脑海中的杂念后,李青玄收拾心情,带着赵长忠送来的贺礼转身离去。
除了从赵长忠那里了解到的关于武道界的信息外,他并没有过多留恋或纠结。
毕竟,对于他来说,眼前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面对和处理。
临走前,赵长忠从怀里掏出一张精致无比、闪烁着神秘光芒的黑卡递给了他,并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我那个不成器的大儿子送给我的礼物,但我已经年事渐高,对荣华富贵也早已看淡。况且之前他手底下的人冒犯了李青玄先生您,这张黑卡就当作赔礼之物,同时也算是抵扣治疗伤口所需的费用吧!”
若是换作一般人,面对如此厚礼恐怕会再三推辞,表示难以接受。
然而,李青玄却并非寻常之人。
想当年,他可是堂堂渡劫期大修士,其眼界与气度岂是凡人所能比拟的?
即便是有人送上再大的礼物,他亦能欣然笑纳而毫不吝啬。
在李青玄眼中,凭借自己给他的青囊书以及一颗珍贵无比的培元丹,便足以治愈赵长忠身上的伤势,甚至还有可能助其修为更上一层楼,有望踏入至高无上的化境境界。
仅这两件宝物的价值而言,已然远远超过了眼前这张所谓的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