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深入内城,
眼前,宽阔的大街展现在赵宇远等人的视野中。
街头巷尾人潮涌动,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如同连珠炮。
“陛下,幽州这繁华景象,简直不亚于咱们大秦皇城。”乘坐马车,王力士望着繁花似锦的幽州,感叹道。
“确实如此。
我十五年前流离失所出走时,幽州还是个满目疮痍的小城。
城墙因战火凋敝,每逢雨季道路全是泥泞,车辆都不能通行。
而今这里的繁荣简直是天壤之别啊。”二娃也感慨万分。
早年幽州烽烟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盗贼横行。
就连城市内部,治安也不能言稳。
现在好了,进城还需脱下武器以避免群殴,可见秩序井然。
路面全部铺设成了整齐的青石板,干干净净如镜面般光滑,昔日与如今的差距简直难以描述。
护卫跟随在一旁,他们虽然沉默不语,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惊叹于每一处城市的变迁。
这道路不仅宽阔,还两旁绿化,道路间用植物分隔,左右行车都能保证畅通无碍,不必担心会碰撞。
每隔不远就有步行过道,方便行人过街,细致至极。
王力士进城以来,一直面带微笑,赞道:“这些都是燕王殿下大刀阔斧改造的成果。”
“没错,舅舅和父母也是多亏了燕王殿下的庇佑。”二娃附和着。
而听着众人口中的赞赏,车内的赵宇远内心更是笑意满满:“这就是朕一手创立的新幽州。”
在几人饶有兴趣打量这焕然一新的城市时,一名青年气喘吁吁地赶来,热忱地说:“我注意到几位,衣冠堂堂进城的样子,似乎对幽州颇感好奇,应是来自大秦吧,这是第一次光临我们的幽州吗?”
“我是本地人,不过之前在外漂泊,今日陪同我家老爷来洽谈生意。”按原计划进行,二娃接口道。
青年惊讶地扫了眼二娃,亲切道:“嘿,同乡兄弟啊,真巧。
那沟通起来就容易得多。”他指着自己,介绍道,“几位可称呼我张三,作为幽州的向导,专事接待外来客人,引导他们了解我们的风情地貌。”
说到这里,张三停顿一下,补充道:“也许你们并不熟悉‘导游’这个词,但如果我说风信子,或许你们有所了解。
风信子就是本地人为外地游客服务的专业人士,帮外地人解读本地风土人情,以此维持生计。”
听到这话,王力士点头示意,暗中给二娃一个暗示。
后者迅速领会,从袖口抽出些碎银递上:“兄台,这是我家老爷初至,今日亲眼见到的巨大变化让我都有些辨认不出了。
这银子暂且收下,接下来可能会有很多想要咨询的问题劳烦你的专业知识。”
青年明白了他们的意图,立即挥手拒绝,“谢兄弟厚爱,燕王殿下规定,作为本地人,介绍自己城市是我们理应尽的责任。”
“不用银两就满意了吗?”
王子有力惊奇地注视着眼前这位青年。
青年笑道:“理所当然,你们给的银两,幽燕王爷已经悉数偿清;不仅如此,无论是在这里的大小商户,官府吏役,还是为我们清扫大街的女阿姨,每位每个月都能从王府财房领到薪资。”
当青年说到这儿时,大家才意识到,幽州城市的街道整洁干净,主要是有专人定时打扫,这些人是几位上了年纪的长者。
“如此‘老有所靠,少有收入’的安排,真是一大良策。”赵宇远称赞道。
大秦的老人们,如果没有早期的经济储备,晚年生活通常都很艰难。
而现在赵大人这么做,既解决了老人们的保障问题,也让风信子这些游民有机会赚取收入,降低纠纷的可能性,一石二鸟。
青年骄傲地笑了。
实际上,他还没有提及,他们的大部分薪水来自于往来本城的商人。
对商人的”宰”益处匪浅——城市赚取的收益更多。
到年底分红,他们也能分享更多的薪资。
不过,前提是幽燕城有独特商品。
想要什么,只能来这里采购。
不然只为了利润榨取,外来商人们早跑光了。
青年趁赵宇远等人未察觉时,悄悄走向那位清扫的大妈轻声道:“初步的信任基础已建立,取得她的善意,照原计划进行。”
“明白。”大妈点了点头,继续装模作样扫地,悄悄地往城里走去。
完成了这番操作后,青年轻启笑颜,转向王子有力等人,“诸位随我来,后续有我引导,遇到不解只需向我提问即可。